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74|回复: 3

悠悠端午情

[复制链接]

5

主题

20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发表于 2019-4-6 21: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端午,如一个温婉的女子,正迈着不疾不徐的脚步,迤逦而来。这个节日在08年才被官方正式认可,却已经在民间某些地方火热了数千年,我所身处的江南,端午除了挂艾叶,吃粽子的习惯外,并不如新年、冬至那样浓重,可苗族后裔的我,对它却有着特殊感情。每至端午,心早已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遥远的苗家的端午,牵动着我的情思。
在老家,端午并不叫端午,而是叫端阳,端阳一分为三,农历5月5日是小端阳,农历5月15日是大端阳,农历5月25日是三端阳,一般的人家都是过小端阳,如果出门在外的游子,错过了小端阳,那么大端阳和三端阳必然是要进行粽子宴的弥补。记得某一年我回家,已经是农历5月25日,母亲依然留着粽子叶,等我回家之后,给我裹了新鲜的粽子,一慰我多年漂泊,对老家粽子的相思之苦。老家的粽子,只出现在这特定的一月里,而不像嘉兴的肉粽那样,常年可见,因此总让人心生期待。如若错过,心里总是有小小的遗憾。
老家的粽子是做得极为讲究的,先是粽子叶,必然是男人亲手上山采的新鲜箬树叶,巴掌大小,形如竹叶,却是长长的,采回来后,挑选出形状好看的叶子,在清澈的山泉里洗涤干净,再晾干,然后还要去山上采来棕榈树的叶子,最好是扇面很大,这样可以多做很多粽子,然后把宽的叶子顺着纹路撕成几条,在准备这些的同时,勤劳的主妇早已经将雪白的糯米在清水里浸泡好了,只等着最后的工序,白天农活忙完后,晚上,家庭主妇们在昏黄的灯光下,开始开工拿手绝活了,把棕榈树的扇面套在小木椅的靠背上,左手拿粽子叶,圈成漏斗形,右手将糯米用调羹灌进去,灌满后,还要用筷子筑得很夯实,再把粽子叶裹回来,再用棕榈树的叶子绕来绑住,那粽子的形状,大多羊角尖的,每一个都秀气的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俗称三角粽,相比嘉兴肉粽的粗蛮,它们小巧又精致,这时的粽子完全成了艺术品。
据父亲说,老底子里还有一种粽子叫倒牵牛,做的粽子却不是在叶子的中间,而是挂在叶子的尾部,用一根绳子吊住,挂在堂屋的四周以辟邪,还有一种粽子的形状,跟现在市场上的嘉兴肉粽很像,名曰狗头粽,因为外形不被看好,现在大多都不做了。
这样做好之后,一提大概有二三十粽子,就可以放锅里煮去了,加一把柴火进去,不一会儿,清香盈屋,我的父亲和哥哥,嘴巴一张,一只小粽子就已经吞入了腹中,材料全是糯米,没有其他任何的掺杂,一口咬上去,糯米香、箬树叶香、棕榈树香混杂在一起,长留唇齿。
吃粽子的方法也跟江南是大不同的,最常见的吃饭是刚出锅的粽子沾着白糖或蜂蜜,更有甚者,把做好的粽子直接扔进通红的火炉,一会儿就飘出了香气,用火钳掏出来,顾不得手烫,趁热解掉残留的发黑的粽子叶,看着周身披着一层黄橙橙的锅巴的粽子,登时让人垂涎三尺。
闲暇之下,细细品味苗家的端午,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 苗家人心里,端午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他们赋予了这个节日以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独特情味。
据古书上记载,端午源于上古夏至苗年。苗人最早发明巫教,崇祖祀魂和信仰万物有灵(灵魂和能量),最早种植水稻,端午划龙舟有祭龙习俗、辟邪功用、后来再加上纪念屈原的浓墨重彩,使端午在苗家风俗中变得很重要。正如闻一多先生指出的那样,端阳节其实是龙的节日,它的起源实际远在屈原之前,“和中国人民同样的古老”,这是指端午节的实质内容是祖先崇拜。端午节赛的是龙舟,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苗人,平时用的船并不是龙舟形状,而是类似于竹排或者普通的木船,只有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里,才会浓墨重彩的使用龙舟,很多人看过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里面有对湘西苗人端午的浓重介绍,在那些文字里,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端午这个节日带给人们的欢乐。鼓手的红头巾,两旁人们的呐喊助威,家家户户穿新衣,万人空巷看赛龙舟,无不在倾诉端午这个节日在苗人心中是多么重要和喜庆。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苗人如此重视这个节日?
端午又名端阳。端午之后,阳气最盛,是一年之中万物生长最茂盛之时,在苗人看来这是一个祈求丰收的好日子,何况苗人的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栽秧活动必须在端午前完成,以农耕为主的苗人,在此时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顺势而生之举。可以这么说,端午这个节日首先是苗人渴望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一个心灵祈愿。
在端午,家家门前会挂艾叶,艾叶能解毒,除了艾叶,还有菖蒲,菖蒲在苗人的心里是一种能镇邪的植物。男人要喝雄黄酒,吊脚楼的四周也要洒上雄黄酒,端午之后,山里的蛇虫开始出动频繁,雄黄酒的一大功能就是能让蛇这个动物避而远之。基本上每一个苗民都是识得百草的草医,端午的大清早,男人们会起个大早,去山上采来草药,用草药水洗澡,他们认为端午这天的药是最灵验的,能够祛除百病。小细娃儿不能在五月剃头,粽子又名粽粑,因着这个粑字,五月剃头,会被认为很不吉利,五月百疮易生,担心小孩子头上留下难看的疤痕。
苗家的端午,有一个固定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要接回家来过端午,在封建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儿并不能时时能自由回到娘家,而端午,却给了她们这样的自由,嫁出去的女儿可以理直气壮的回娘家。在苗俗里,有四个节日,清明,端午和月半(7月15),中秋,母亲会以亲自上门接女儿或者捎口信的方式邀请女儿回娘家小住时日,想一想并不能时常回娘家的妇女能够短短的偷闲,跟自己的娘亲小聚,共享天伦,叙别离之思,端午,怎不叫人心生欢喜?今日的姐妹们,早已身心自由,但是无论多忙,在端午回家探望父母,却依然被延续了下来。
在苗俗里,端午还有另外一层苗族人的独特习俗:打端午。这打端午的人的身份是特定的——未过门的毛脚女婿。青年男女或许通过红娘的介绍,或者某一次赶集的偶然一瞥,对上了眼,但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男婚女嫁,这中间必然要经历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如果未来的岳丈热情的邀请年轻的小伙端午来自己家,就是说明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这时的男方,要浓重准备。
记得我小时候就曾经跟随我的一个堂哥去打过端午,十几个年轻的壮汉,跳着担子,顶着夏日的骄阳,晃悠悠的从山脚爬到山顶,再晃悠悠的下山,再上山下山,在迂回曲折的山路上,看起来走得很累,汗水不断的冒出来,顺着他们赤铜色的肌肤滑落,大家却一路上有说有笑,遇到树荫,歇一歇脚,遇到凉水井,奔过去,掬几口水入嘴,马上就是透心的凉爽。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姨要全部拜访一个遍,粽子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礼品,除此之外,还有新鲜肉和糕点等。因此端午的新女婿上门拜访,绝不亚于春节的新女婿拜新年的浓重和排场。
女方则会回过来衣物,雨伞或者草帽等,所以民俗里有“讨帽子”的说法,岳父母送给女婿遮阳的器具,是心疼他干农活的辛苦,因此也就意味着女婿得到了对方的真正认可和关心,这才可以以后随时想上丈母娘家去,都可以,这之后才能开始谈婚论嫁。
苗人大多信奉迷信,有什么重大的活动,都要翻翻老黄历,唯独对于端午,是可以直接掠过的,这个节日,常常被很多人家选为定婚日。细察苗俗,就算是新年,元旦,中秋等,都没有这样的被优待,唯独端午,很多人家会选择在这样一个节日,结为儿女亲家。在苗人的心里,女儿是如此的金贵,她们在出嫁前,就已经被空前看重。
这是一件很值得玩味的事情,在看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细心的读者一定也会发现,翠翠对二老的恋情竟然也是始于端午的龙舟赛。是巧遇,还是沈老先生早就深谙苗人情定端午的习俗而暗合?
楚俗即苗俗,作为楚人的后裔,苗家端午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寓意,那就是对楚国的大夫屈原的怀念。屈原悲壮的一跃,他吟诵的那些辞章,他的那些远大抱负,却被他的后人,他的家乡永久的珍藏。
苗家端午,竟然在回思之念中,有着那么多的意味,可是今天,竟然是韩国人抢先申遗,让端午成为了韩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一个楚人的后裔,苗人的后代,心里有难以名状的酸楚,酸楚的同时,却又为我的同胞们还在苦苦维持着对端午的绵绵情意而心生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帖子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4
发表于 2019-4-6 21: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时节吃粽子聊风俗,苗家不只有能打架的火凤凰,还有会写文章的花信风 。
现在知道了苗家人的端午风俗是这样的,有小/大/三端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2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我的小说开工了,望会小说的大叔指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0

帖子

4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21: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管理员删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