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13|回复: 0

禅定的身心效应 自然功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0 15: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卧式功,讲究一切顺乎自然,姿势舒适安泰,做到放松和入静,返光自照,同时意守上丹田(玄关窍)和下丹田。作者是一位佛教徒,练习自然功已有三十年历史。他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观点,深入浅出地介绍学习自然功的经验和心得,并谈到了他用此功治疗多种危重疾病的经验,读来很引人入胜。
自然功是由佛家的止观法门和道家的 通关展窍功 融合贯通而成。它是一种卧式功,很适于太忙太累的人练,也适于老弱病残的人练,甚至卧床不起的危重病人都可以练而应当练,我就是在病重临危的时候练自然功得救的。切不要认为卧式功的效用有限,我的各项重大收获,都是在床上练它得来的。
一、我的练功收获
从一九五三年开抬、我身患重病,医药无效,不得已而认真练气功,并且专练自然功这一个功法,坚持至今, 已成习惯 在任何情况下每日必练,因而不断取得效果。总计我的收获有:
练功不到两年就治好了我的胃溃疡;以后在七年之内,又陆续治好了我的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腰痛。
我于一九六二年用自然功治好了自己的营养不良性水肿。从此以后,不再吃药打针,二十年来的大小病痛,都用练功自治,百治百愈,而且长期无病。它使我的肌体避免了药物化学因素的干扰侵蚀,又从而有益于健康。
我的记忆力、理解力,以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都并未随着我的年龄增长而衰退,却反而有所增进。
我所专练的自然功虽然是一种在床上练的卧式功,但我以积弱之躯, 于垂暮之年,在一般的生活条件下, 却体重日增而腰围仍旧 增长的不是脂肪而是坚韧有力的肌肉;我至今骨正筋柔, 腰灵腿便; 苍白的面庞重泛起少年时代的红晕;旧友相逢都说我的健康状况比三十年前好得多了;我 的体质变得更好, 它的物质结构和生理功能显然不同于往昔。
二、原则和诀窍
自然功之所以命名为自然功,不仅是以道家的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的说教与依据, 而且它要求练功的人,把白己的身体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来对待,不能以主观的愿望去违反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因此,自然功的原则是:本乎自然,顺应自然,绝不违反自然。体察自然, 认识自然,因势利导地运用自然,使自然为人类的幸福服务。
因此, 自然功的诀窍是: 自由自在,舒适安泰,返光自照,死去活来。
这个原则和诀窍贯串在整个练功过程的各个方面,必须把它牢牢记住。
三、功前准备。
1,练功的环境力求安静,干扰越小越易于入静。但在已经入静之后,即使遇上突然的惊动,除了会使入静暂时中断外,并不致发生危害。这是由于自然功以顺应自然为原则,以舒适安泰为诀窍,并不主观地执着于某种事象,因而不怕受到意外的惊动。
2,不要在空气污染重、光线强、当风和闷热的地方练功。
3,不要在过饱、过饥、过度疲劳、情绪过于激动和有问题急待解决的时候练功。
4,练功之前先解大小便。
5,床枕的高低,垫被的厚薄,都按各自的习惯和方便安排妥当,力求舒适。
6,不要穿着过紧的衣裤,解松所有的纽和带,务使全身不感到任何拘束扯拌。
7,把刚才正在做的、想的、看的一切事情丢开,淡然漠然地,什么都毫无所谓地呆上几分钟,然后开始练功。
四、调身与调心
自然功的姿势分为正规卧式与自由卧式两种,这里先谈正规卧式,以右侧卧为例。
将身体右侧卧下,把右手放置在头与枕之间,右大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右耳垂背后窝窝内的翳风穴;其余四指贴在右脸上,注意勿将耳朵前面的耳门、听宫、听合三个穴位压着;把左手伸到右边肩头上,坐掌心的劳宫穴贴在右肩锁骨窝窝内的缺盆穴上;身体微带俯曲,不能挺胸突臀;两腿微曲,左腿比右腿多曲一点,以左足大趾头临近右小腿
中部为适度(练左侧卧式则与此相反)。姿势摆好之后,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我以前就是照这样做的,但也常会发生矛盾:要按照规定摆好和维持姿势就不容易放松关节和肌肉,要放松关节和肌肉就不容易摆好和维持规定的姿势。
自然功的正规卧式来源于道家的 通关展窍功 。 通关展窍功 是硬要摆好和维持这个规定的姿势,以致除了少数筋骨柔和的人外,许多人不仅放不松关节和肌内,而且弄得吃力勉强,酸麻胀痛,大大地妨碍了入静。这些人要适应这种姿势之后,才有可能放松, 也才有可能入静练好气功。这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 自然功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不严格要求姿势,但必须做到放松!
为了放松全身的关节和肌肉,即使右手不放置在头与枕之间而放在右脸前面一点,甚至手臂伸直放在床上也可以;左手也可以不去贴右肩窝而垂直地放在左腿上;两腿也可以不照规定的弯曲度,只要不伸得太直就行。这是对照正规式而给予一些自由。
自然功还有一种自由式,就是睡卧的姿势由练功者自由选择, 自由摆布。这里借用一首古诗来形容比喻,诗曰:
放出沩山水牯牛,无人坚执绳鼻头。
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
这是何等地潇洒自由!练自然功的人在摆自由式的睡卧姿势时,就应该这样无挂无碍,逍遥白在,摆好一个自己感到舒适安泰的姿势。因为只有放松了全身的关节和肌肉,才易于入静,而只有入了静也才能收到练气功的效果。入静(调心)比姿势(调身)更重要,姿势摆得再好,不入静就是白费;姿势即使没摆好,只要入了静也能收到练功的效果。因此调身必须服从于调心。
我的体验是:
一般的运动是练身不练心,它们很少重视心情意念活动的调节;
一般的参禅打坐是练心不练身,它们很少重视身体的锻炼,有的甚至以精神蔑视肉体,修苦行残害身体;
太极拳、五禽戏之类别的气功,既练身又练心;
包括自然功在内的静极而动的、动中有静的、外静内动的各种气功,是练心以练身。
我的歌诀是:
练身不练心,花叶虽茂没有根;
练心不练身,枯木何处去逢春;
练身又练心,鹤发童颜老寿星;
练心以练身,练就金刚不坏身!
有人合问:既是如此,又何必把道家 通关展窍功 的姿势作为自然功的正规卧式呢?这是因为 通关展窍功 是一种效验显著的治病强身气功,它的姿势在发动内气,使内气运行全身以打通经络穴位上的关窍和阻碍,而达到四肢百骸无不通到这些方面,确有它的作用。
正规卧式为什么规定以大拇指指尖的少商穴轻微接触耳垂后面窝窝内的翳风穴,四指贴在脸上而勿压着耳门前面的三个穴位?就其一般的作用讲,由于耳垂后面窝窝内有拇指指尖的轻微接触,可以减低声音的传入刺激;将耳门空出,能避免耳内气闷的嗡嗡作声。二者均有利于入静。如果从经络学说来说,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它的作用是清肺利润;翳风穴是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的会穴,它的作用是疏风通络。这两个穴位的轻微接触,有利于呼吸的通畅和内气在经络的运行。
至于掌心的劳宫穴贴在肩窝的缺盆穴上,除了防止寒气从缺盒侵入而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劳宫穴是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穴位,它的一般作用是清心泄热。科学实验巳经证明,它是发放外气的穴位之一;缺盘穴虽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它的一般作用是舒喘解逆,但它却是手少阳三焦经进出脏腑的通路口。而三焦经的重大作用,在《中藏经》里面讲得很清楚: 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气也。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余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也。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本文依据佛典,参照现代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汲取科学领域的有关研究成果,指出作为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的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可以优化生理结构,健身益智,并具体探讨了禅定不同阶次的身心喜乐感受。禅定还具有益智开慧、伏断烦恼的积极效应。但如果修习不当,则可能生成烦恼妄念增盛、厌世及难以入世、情绪过激与心理变态、「魔事」与境界光影的错认等病态心理。对此需要正确的方法来对治。
作为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之禅定,具有优化身心的诸多效应,这些效应为许多禅定修习者的经验所证实,具有普遍性、可重复性,可用心理学、超心理学和人体科学等方法予以观察研究,解释其机理,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一些成绩。若修习不当,禅定也可能发生有害于身心的效应。

一、禅定的生理效应

通过禅定和与之同类的瑜伽、气功修习,能够健身治病乃至延龄却老,优化、变革生理,是古印度婆罗门教早就宣扬的,《白骡奥义书》即以「身轻得康健」为修习瑜伽的初步效益。道教尤以行气、守一等为祛疾健身、延命长生的要道。佛教显教重在破除世人对肉体的普遍执着贪爱,不大讲禅定的生理效应,但说修习禅定中随心意的寂静,会相应地发生身轻安及呼吸、脉搏、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乃至停息等生理变化,祛疾健身,是随这些生理变化而来的附带效应。《摩诃止观》卷八云:

若善修四三昧,调和得所,以道力故,必无众病。设小违返,冥力护持,自当销愈。 但一心修三昧,众病消矣【《大正藏》卷四六,110a。】。

说如果善于如法修习天台宗提倡的四种大乘禅定--常行(般舟)三昧、常坐(一行)三昧、半行半坐(方等、法华)三昧、非行非坐(觉意)三昧,因禅定的作用,必然没有诸病,一心修定必有自然治愈诸病的效用。

禅籍中说,修习禅定者若证入初禅未到地以上的正奢摩他,因内气之充盈流溢,能令「身粗重性皆得除灭,能对治彼身轻安性即得生起」。身粗重性,指使身体感到粗重不适的一切障碍,包括疾病、亚健康状态等,随其消除,自然使人感到身体轻快、安泰、舒适,达到健康状态。若进入初禅以上正定,能改变欲界离不开饮食、睡眠、性生活的生理需求模式,有减少睡眠、饮食,乃至多日不吃喝、不睡觉也仍然身体强健、精神饱满。如《憨山大师年谱》载,憨山三十岁时在五台山参禅修定,食物仅有三斗米和麦麸,和野菜食之,半年尚有余。定中发悟后,变得精力超常,在募造转经轮期间,他主持操办,「经营九十昼夜,目不交睫」,而精力充沛,没有睡意。起初主持做水陆佛事七昼夜,他于「七日之内,粒米不餐,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生理极限。

关于在定心中能减少乃至完全不需要饮食睡眠和性生活的机理,有的研究者指出在深定中,人能直接从宇宙中吸收肉体所需的物理能量,不必经过消化吸收饮食精华而将生化能转化为生物能、物理能。佛教禅籍中说,进入初禅以上,超出欲界,可离唯欲界众生所需的吃物质实体饮食的「段食」;进入二禅以上,可离以吃感受为实质的「触食」;进入四禅以上,可离以吃意愿为实质的「意思食」,唯需「识食」(阿陀那识的执受,生的意志)。

佛学还认为,禅定功夫深达一定程度或修某些禅定,有却老延年之效。《阿含经》中佛言:比丘、比丘尼若修禅定,于第四禅基础上修习成就欲、定、精进、观「四神足」,可以随意住寿一劫或一劫有余;《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菩萨便可住寿百劫,初地以上菩萨寿命地地倍增,长得不可思议。藏密说依无上瑜伽修气、脉、明点的禅定,当修到气入中脉后,可以有身健、力大、容颜鲜泽、足捷、年轻乃至不老、长寿之生理效应,《恒河大手印》称修欲乐定证得乐明无念,可以「长命黑发相饱如满月,光彩焕发力大如狮子」。据有关史料,长期修习禅定的僧尼,其平均寿命要比一般人高出好多,其中有些人如马鸣、龙树、慧昭、纯陀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大大超过了现在科学家所说人类的自然寿命。

当代有些科学工作者利用计算机、心电等仪器,通过对照组观测法,对气功、瑜伽、禅定作了多种研究,其结果表明,当通过锻炼入定时,人体新陈代谢、呼吸、血液循环、微循环、免疫功能、体温、消化系统等都发生良性变化。机体新陈代谢的减缓和消耗量的降低,则可发生「节能效应」,使人延年益寿。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以后,随着意念和情绪活动的放松、停息,可以令人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以自行调整,从而生成健身之效,一些以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为主因的疾病可能会逐渐自行痊愈。若修定者持有治病健身的动机,则可能加上自我暗示作用,使禅定祛疾健身的效用更为明显。
修习禅定进程中,也可能生成有损健康的负面生理变化,引发生理性的「禅病」。因心意渐趋寂定,身体自行调整,可能使身中潜在的疾病外化,或引发宿疾,如《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六所言:「或本四大有病,因今用心,心息鼓击,发动成病。」【《大正藏》卷四六,505b。】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禅修的初级阶段,未必是坏事,多会随禅定功夫的加深,不药而愈,也可以医药治愈,用禅定方法对治。修习中不善调摄身心息,也可导致种种禅病,如坐姿不正确会导致脊柱和背部、腰腿等疼痛,调息不当可导致筋脉痉挛或枯瘠瘦弱,系缘、观想、用意不当会导致身中四大不调,表现为上火、身体沉重、头疼、胸闷、浮肿等疾病,此类病用医药治疗往往疗效不佳,最好用相应的禅定方法对治,《摩诃止观》、《禅门口诀》、《大乘要道密集》等禅籍中列举有多种自我调整治疗禅病的方法。修定过程中若受到外界的声响、噪音等惊动,或受人事方面的迫害、毁谤、辱骂等刺激,或生活中心理负担过重,因而恼怒、惊恐、忧虑,也可能引发气满、腹胀、便血、肺胀、便秘、呕吐、消化不良等心身性的禅病,此类病也宜于用禅定调和身心息的方法治疗。对各种禅病,应善知病因,及时对治,「如此等病,初得即治,甚易得差。若经久则病成,身羸病结,治之难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一,《大正藏》卷四六,471c。】。 一心修定,尤其是以正见修观,是治疗各种禅病的灵药。《天台智者大师禅门口诀》卷一云:「但系心在境(修定所缘境),不令他缘,病自差耳。」【《大正藏》卷四六,581c。】《释禅波罗蜜多次第法门》卷四云:「般若一观,能治五病。」【同上书,504c。】

二、「禅悦」

令修习者享受到常人无法享受到的「禅悦」或「三昧乐」,是佛教所说定心的一大功用。《增一阿含经》以「禅悦食」(禅食)为五种出世间食之一,《维摩经》卷一云:「禅悦以为食。」意谓由禅定所得的喜乐能提供滋养人的食粮,使人身心健康幸福,是一种高级精神营养品。《杂阿含经》中佛将初获禅悦名为「现法乐住」【《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正藏》卷二,117b。】、「现法喜乐」【《杂阿含经》卷四,《大正藏》卷二,23c。】--现前享受到幸福安乐。禅籍中所说初得奢摩他时得身心轻安,即有心情安乐轻快之意。随着禅定功夫的深入,禅悦会愈益深细。

初禅、二禅皆以「喜」、「乐」为主要的两种功德。《杂阿含经》中说,有众生进入初禅,「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满处。」从禅定起,遍告大众:「极寂静者,离生喜乐,极乐者,离生喜乐。」【《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正藏》卷二,123c。】《清净道论》说进入初禅时的喜以「身心喜乐为味,或充满喜乐为味,雀跃为现起」 ,其喜分小喜、剎那喜、继起喜、踊跃喜、遍满喜五种。小喜,谓喜乐令人身上的毫毛竖立。剎那喜,喜乐倏然而生,有如电光突闪。继起喜,喜乐如海岸的波浪一度到来,又一度消退。踊跃喜,喜乐之大令人喜不自禁,手舞足蹈,甚而跃上空中。遍满喜,喜乐充满全身,有如吹涨了的气泡,如山窟充满了流水。同论说,五种喜成熟之时,身心轻安皆悉成就,身心轻安成熟时,会成就身、心二种乐。所谓乐,谓「善能吞没或掘除内心的苦恼」,「以愉悦为相」。喜与乐的区别,是乐属受蕴,是内心的一种享受或情绪,喜则属行蕴,是因为获得未曾有过的愉悦而生的激动,喻如在沙漠跋涉中渴乏不堪之人,听说、看见前面有树林泉水时所起的激动为喜,走进树林中尽情饮用泉水时为乐。二禅之乐,更胜初禅,三禅之乐,更胜二禅,为世间喜乐之极致,《杂阿含经》佛称三禅离喜之乐「是名乐第一」【《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正藏》卷二,123c。】。

《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说,世间由五欲的满足而生的诸喜乐,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条件,为某种匮乏的满足,如人饥饿时得到饮食,饱餐痛饮而乐,故名「有食乐」;修定者进入第二禅时,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此乐不凭藉任何条件,唯从内心自然生起,故名「无食乐」;当进入第四禅时,离喜乐的扰动而住于安乐的舍心正念中,这种平静的安乐名「无食无食乐」,即连「乐」也不需要凭藉的乐【同上书,123b。】。《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说,众生常被欲火所烧,热恼不安,当由修习禅定而进入初禅时,如同跳进清凉的泉水中,惊悟到从来没有尝受过的、远远超过五欲之乐的清凉喜乐,「深心庆悦,踊跃无量,故名喜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七,511c。】。尝受到禅乐后,其心恬然,安隐快乐,即名为乐。喜为粗,乐为细。喜时心中踊跃(激动),乐时心中恬静。二禅的喜乐更超过初禅。进入二禅时,「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亦如人从暗室中出,见外日月光明,其心豁然明亮」,「行者受于喜中之乐,恬淡悦怡,绵绵美快」【同上书,513b~c。】。初禅之喜乐由超离欲界五欲等而生,称「离生喜乐」;二禅喜乐由定心而生,名「定生喜乐」。初禅喜乐依禅触、觉观而生,心分别身体上的触觉,难免有扰动,较粗;二禅喜乐则不从外来,只从自心生起,唯属意识,较细。第三禅离二禅喜的扰动,唯有独特的乐,其乐与定心同时生起:

从内心而发,心乐美妙,不可为喻。
乐遍身时,身诸毛孔,悉皆欣悦。尔时五情虽无外尘发识,而乐法内出,充满诸根,五根之中,皆悉悦乐。
譬如石中之泉,从内涌出,盈流于外,遍满沟渠,三禅之乐,亦复如是【同上书,514b~c。】。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