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们已找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哺乳期母亲的负面在很大程度上可影响其分泌量,其次可能影响的食欲,并在宝宝心灵深处留下浓重的阴影。更糟糕的是,母亲与宝宝之间的亲情也可能由此而大打折扣,并可能继而影响以后的母子。所以,哺乳母亲理应努力克服以下可能冒头的负面情绪——
1、担忧。初次哺乳的母亲往往会害怕自已的奶水不够或质量不好,整天忧心忡忡,惟恐自己的奶水养不大,而且只要发现宝宝有点不适,便把过错归于自己的乳汁。
2、激动。美国的一些妇幼专家最近通过一项研究发现,哺乳时宝宝往往对母亲的情绪十分敏感。实际上母亲任何细小的情绪波动,都可能对宝宝产生负面刺激,有时还可能会被吓哭,甚至拒绝吸吮乳汁。
3、生气。哺育非常辛苦,有些母亲缺乏思想准备。因此便可能心里窝了一口“恶气”,甚至迁怒于婴儿。
4、埋怨。哺乳期妇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可能出现剧变:原来苗条的身材可能变得犹如水桶,原来细嫩的皮肤可能变得异常粗糙甚至长满了斑点,而且可能不如以前那么温顺,甚至人际交往也大大变窄……由此有的哺乳母亲便心生埋怨之情,后悔添加了一个“沉重包袱”。
5、淡漠。有的天生不喜欢孩子,或在价值观上过分追求个人幸福,或过分看重自已的容貌,因而从本意上说并不想要孩子,但又迫于种种外来压力,而不得不生儿育女,因此对辛苦的哺乳毫无热情。这类妇女生下的孩子,在出生后头三个月就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更糟糕的是,这类孩子长大后有较大可能会继续保持原有的心理状态难以改变。
6、分神。有些母亲喜欢一边哺乳,一边做其它事,如看电视,吃零食,与人聊天,做家务,或想其它心事。殊不知宝宝在接受哺乳时往往还渴望跟母亲交流——尽管那时宝宝还听不懂在说什么,但完全能从妈妈的眼光、话语、歌声和抚摩中和妈妈“神交”。要是母亲在哺乳时分散,和孩子的交流便势必受到遏制,孩子在心理上可能产生一种被忽视的感觉,长此下去,心理定然会受到一定影响。
7、自卑。这明指的是母亲在哺乳期对自己的“哺乳”缺乏自信——这也许并不像上述负面情绪那样明显,仅是一种并不受人注意的“隐性”心态,却同样可能起种种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奶水分泌不足。这就是说,母亲只要认为自己哺乳“不行”,便可能真的“不行”了。而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许多母亲因此就放弃了母乳哺育。专家们在调查中证实,在这些“半途而废”的产妇中,几乎百分之百的人都承认,自己对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坚持用母乳哺育“毫无信心”,即使她们心里也明白母乳哺育好处多多。换句话说,实际上妇女缺乏自信比缺乏有关更容易趋向于放弃母乳哺育。
据此,哺乳母亲保持最平和、最美好的心态格外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