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58|回复: 0

讨论介于商业登山与AA制登山之间的方式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2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时候在关于卓奥友的讨论中我谈到如何解决民间的几个问题,因为学生队在运作方面有很多优势,而民间组队很难拥有学生队的一些客观条件,如经费的解决、训练机制、新老的传帮带、登山中的严格分工等。希望大家能够想出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得到的主要答案是拉赞助,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对于大多数山友来说几乎不可能,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登山市场尚不成熟的问题,即使有人愿意赞助,但赞助商需要找的是一个能够带来商业回报的成熟的登山队,而不是一支临时组建的乌合之众。青年队和队是个别能够拉到赞助的两支队伍,都与队伍的相对成熟、运作机制和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后来因与卓奥友跑题太远没有谈下去。
  现在我再谈谈商业登山和AA制登山。国内除国家队和队有能力组织商业登山外,民间的即使是商业队也都挂一个AA的外衣,因为其各个方面都难达到商业队的标准。如教练实力、后勤保障等等。而商业队的高门槛又使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个别炒作和单位出钱的除外。再来看看AA制登山,队员水平参差不齐,临时组队必然对训练方面没有保障,新老的传帮带极为有限,在登山中分工模糊,谁都想锻炼技术和冲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但谁都没把握承担责任,所以谁都不愿担任队长,且谁都认为没有义务付出劳动教新人。它的特点是依靠本队的能力,且费用极低,如一座从算起才一千元左右。但这样靠自己摸索能够自信的认为掌握了多少技术呢,只有参加过的人才心知肚明。我曾经建议首次登山最好参加商业队或登山节,初次的感受非常重要,且不需要自己购齐全套的装备,以免当发现自己因反应等不适合登雪山时,已购的全套装备只能半价处理。
  能不能找到一种折中的办法呢,联想近几年的多支队伍的不同做法,发现有一种办法是可以既解决商业队的高费用问题,又能够解决AA制队技术实力不足和分工不明确等等。例子是:2000年五一期间以北大山美名义组队去北坡的一支队伍,当时是十多人的队伍,其中教练或叫负责人竹子笨笨和负责提供部分装备的北大李兰等四人是由其它人负担所有开支,约每人全部开支两千多元。当时这支队伍也不算很成功,主要因为当时真正的教练只有笨笨一人,而李兰等四人不是教练,如果当时请的五人全是教练,这只队伍在分工方面就会全面的多,不至于笨笨一人顾前顾不了后。这支队伍的得失不在这里谈,只想谈谈这次组队的形式,它显然与真正的AA制是有区别的。
  那么就有了一种新的组队形式:AA制并负担教练费用。其特点是:
  一、自由选择。包括不同难度的,队伍的成员,所请的教练等等。登山节或商业队是组织者选择一座山峰,做预算在有盈利的情况下报价,如果报名人数太少做不到盈利的时候还有可能取消行程。而这种新形式正好相反,往往是几个人攒着要去登某座山,不乱拉人,然后选择合适的教练,做到双方自愿。但山峰的选择最好考虑教练的意见。但也可以使一些不算热门的山有了被考虑的可能。
  二、费用问题。它可以请到很好的包括登协的教练,这与你要、要请背夫是一个道理,那么作为一个新人(包括只被带着登过一次山的人)一样要花钱请教练。其它如装备、食品、注册(含保险)、交通、背夫等等按实际支出由全体队员AA。教练也分两种,一种是只承担其全部(含部分)开销,一种需要额外的误工补偿或叫报酬。一般后者是那些经验非常丰富的如登协的老资格教练。按照国际通行的一带一或一带二原则,费用还是会比商业队要少很多,如果因为人数少的商业队被取消行程的用这种方法就比较容易解决了,部分参加过登山节而又没有自信自组队选择新的山峰的更是一个好办法。而一般花了钱请教练的人都是真心热爱想提高技术的人,即使登不了顶也会设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学技术,不会三心二意撤出去玩。
  三、责任问题。尤其是安全方面,对教练资格有一定的要求,两种教练中前者与其它AA制组队一样,但教练意见优先。后者则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一方面解决了老人不愿带新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附合市场规律,因为你不能要求老人有义务教新人,而在他能够不花钱登山的时候就有责任教新人。
  四、连带优势。由于这种队伍一般都会很小,一方面大家都不希望队里有不了解的人,另一方面要同时找到好几位教练也是很不容易的,双方自愿嘛,对教练而言有可能是抽不出时间,或者对队员的构成不满意,还有报酬的多少等。而一旦教练答允,在选择山峰和寻找资料方面会有方便的一面,办手续也有经验的因素,选择和购买装备也会提出一些更为合理的意见,也可以借或租到部分装备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在装备和食品的数量方面都会由于其经验而减少浪费,而现在AA制队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往往造成大量物资的浪费,这也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用于负担教练费用。
  我想谈一下教练、向导、协作、背夫的区别,教练就是汉语里通常的释义,要求技术全面,并能表达传授给队员,针对不同的山间情况给队员以正确合理的解释,能识别常见的危险及时处理并传授相关的经验给队员等等。向导在汉语里一般是带路的人,而在国际上与教练的意思相似。协作又有高低山之分,一般为当地人,适应和体力非常好,但技术上较差,我们当时在宁金抗沙请的学员就只是协作,有一定技术但不足以承担修路和教学。低山协作实际上和背夫是一个类型,一般都是当地人,只承担运输或炊事等任务。
  还是举当时宁金抗沙的例子,队伍基本是AA制,人员多而杂,我和陈峻池在前修路,没有义务和时间分身去教另一组的新人,发现有基础太差的新人只能决定不带他到难度不适合的区域去。如果是小队伍就会不一样,一方面在低处传授一些基本的常识,在行进中教练在前开路,队员跟着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有合适的地方,队员还可以有实践的机会,很多技能只有在自己能熟练操作才能算掌握的,这与看看书和在人多的时候听教练讲一次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些只是我的一些设想,不一定完善,其可操作性还有待实践后的评价,我知道的就有不算少的以这种形式组队的,但当事人并不对此提出优劣意见,也许是想回避这个话题。还有的人牵头组商业队,由于收费低,人员少,最后没有盈利,实际与这种方式差不多,还不如由队员和教练自愿协商,名正言顺地说成是AA加教练的组队形式。
  由于山峰的难度和交通的方便与否,直接影响了费用的投入,所以如选择西藏或的山最好能在当地找教练,但由于语言或教学表达能力的关系,也是有必要从内地或中国登协找的。网络使山友间的距离变小,也使山友间的轻松联系成为可能。如果当地就有经验丰富的山友,一起准备并为其付担一定的费用我认为是正常的,也使中国民间登山走向良性运转迈出了一大步。否则谁都想AA跟着老人学,由于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又谁都没有学到东西才更阻碍了民间登山前进的步伐。有人说中国要发展登山只能走商业化模式,这算不算一种半商业化方式。一方面民间没有人有能力组织真正意义的商业队,一些小团体或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愿承担责任,不愿承担责任还和目前高风险低回报有关,这些阻碍民间登山发展的因素只有靠山友们自己逐步认识后解决,这种方式减少了付出,但要自己承担登山所特有的高风险。话又说回来,商业登山的高风险不也一样需要自己来承担吗,只是心里感觉有个说法而已。
  经费方面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人有钱却找不到合适的队伍,如认为太高太贵等,还有部分人能够找到出钱的单位或个人,也苦于没有能力自组队。那么这部分人可以设法和各个登协的个人联系,也可以找到一些老人代为联系,实际上有很多老教练平常没什么事,如队99年去慕士塔格时请的邹教练等等。
欢迎大家提出意见或补充,
版权所有:bince 原作 提交时间:19:15:45 06月21日

设想一下,假期到了,哥几个要去爬山,选了一座略有挑战的山峰,出于成功概率和安全的考虑,找到了曾爬过该山且盛名霍霍的登山前辈,对他说,我们为您负担路费食宿,您负责我们的安全成功,您用这个假期陪我们再去一趟吧,您妈贵姓......
你是该前辈你会怎么想?
1 对于一个有能力带人上山的教练来讲,他个人所得到的是较低的报酬(或没有)和一次也许对自己没有意义(兴趣和挑战)的登山经历。除非,队员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或他的兴趣就是往高层次上带人
2 对同一座山,同一种攀登方式都有兴趣的人水平不会相距太大,而起不到教练的作用。
对于现在国内的水平,不管经验丰富与否,进行一次登山活动,无论再容易的山也要付出珍贵的假期,先不说钱方面。而现在水平较高的民间人士无疑不是狂热的爱好者,无不利用有限的时间和钱探索新方式,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无可厚非。理应如此。
各地登协不算,我想不出民间会有这样的教练,就算是有这样的教练,对其本人也是不公平的,这种方式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
另一种尴尬而有效的方式是想学登山的爱好者自费参加由高手组织的登山活动且放弃登顶的念头,老老实实当一名低山协作,背夫。有一点经验的当协作。慢慢水平就上去了。只可惜象这样纯粹的爱好者恐怕很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