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393|回复: 1

兰溪这座廊桥,演绎着东方版的“廊桥遗梦”

[复制链接]

245

主题

525

帖子

15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0
发表于 2020-12-11 19: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eiliam 于 2020-12-11 20:01 编辑

来源:兰溪市广播电视台

            
兰溪市梅江镇聚仁村是著名文学家曹聚仁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洲桥"所在地,是人文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村落。
22.png

23.png

24.png
通洲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的梅溪之上,离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故里蒋畈村不足半公里。从兰溪城里驱车往北,不到一小时,便可远远地望见一桥横架梅溪南北,红梁黑瓦,掩映于碧绿茂盛的古樟之间,显得辉煌而神秘,这便是通洲桥了。
25.png
远看通洲桥,雄伟壮观。近观通洲桥,古朴雅韵。通洲桥,昔为金华、兰溪、义乌、浦江、建德五县间交通要道。据兰溪县志和碑文记载,通洲桥创建于康熙年间,现存的通洲桥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建筑。
26.png
梅江通洲桥
通洲桥历史
清康熙年间:是一座木桥;
清乾隆二十三年:  改为石桥;
清嘉庆五年:被洪水冲垮,暂用木桥;
清道光三年:重修;
清光绪十二年:易木为石,六墩五孔,是圆弧形石拱廊桥。
通洲桥上建廊屋21间,盖有二十一间水榭,青石赤柱,黑瓦红梁,飞檐斗角,错落有致,花虫鸟兽,精雕细刻,巧致典雅。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中悬通洲桥匾,桥中部设重檐歇山顶神龛。此桥与武义的熟溪桥、永康的西津桥均为楼阁长廊式木桥,颇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通洲桥
27.png

28.png

34.png
曹聚仁
30.jpg
浙江兰溪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50年代后期,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等报纸。后多次回内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著有《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万里行记》、《现代中国通鉴》等书4000多万字。
东方版廊桥
35.png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36.png
曹聚仁&王春翠
美国作家罗伯特有一篇《廊桥遗梦》的小说,一时风靡世界,而此处通洲廊桥上的曹聚仁和他的结发妻子、教育家王春翠的恋情却演绎了一个更为凄美感人的东方“廊桥遗梦”。
31.jpg
1915年,王春翠在这座桥上第一次见到曹聚仁,陷入情网,朝思暮想着曹聚仁。而曹聚仁更是如此,时常爬上挂钟尖目送王春翠过桥,还专找有她名字在内的诗词大声朗读:“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1921年,有情人终成眷属,王春翠与曹聚仁喜结良缘。只是世事多变幻,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几十年以后,楼空黄鹤去,王春翠形单影只地独居蒋畈村。
默默无声的挂钟尖和竹叶潭
正是曹聚仁和王春翠爱情的见证
40.png
1972年曹聚仁在香港病逝,噩耗传来,年届古稀的王春翠老人曾在桥上倚栏远眺,神情却是怆然。扶栏远眺,忆昔思今,不免使人感慨万千。
111
文字 刘鑫 视频 叶环环
编辑 郑佩 黄浙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主题

525

帖子

158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8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1 20: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聚仁村,是最近才命名,以前是叫塔山脚,离近外阳相连,是著名文学家曹聚仁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州桥"所在地,是人文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村落。
通洲桥,位于兰溪市梅江镇塔山村的梅溪之上,离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故里蒋畈村不足一华里。从兰溪城里驱车往北,不到一小时,便可远远地望见一桥横架梅溪南北,红梁黑瓦,掩映于碧绿茂盛的古樟之间,显得辉煌而神秘,这便是通洲桥了。

远看通洲桥,雄伟壮观。近观通洲桥,古朴雅韵。通洲桥,昔为金华、兰溪、义乌、浦江、建德五县间交通要道。据兰溪县志和碑文记载,通洲桥创建于康熙年间,现存的通洲桥为清光绪十二年(1886)的建筑。

    通洲桥清康熙年间是一座木桥,乾隆二十三年(1758)改为石桥,嘉庆五年(1800)被洪水冲垮,暂用木桥,道光三年重修,清光绪十二年(1886)易木为石,六墩五孔,是圆弧形石拱廊桥。桥身全长84.8米,桥面宽4米,拱券矢高8米,净跨9米。拱券为纵联砌筑。桥面铺条石,两侧设条石护栏。桥上建廊屋21间,盖有二十一间水榭,青石赤柱,黑瓦红梁,飞檐斗角,错落有致,花虫鸟兽,精雕细刻,巧致典雅。两端为重檐歇山顶门楼,中悬通洲桥匾,桥中部设重檐歇山顶神龛。此桥与武义的熟溪桥、永康的西津桥均为楼阁长廊式木桥,颇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拾级漫步桥上,凭栏东眺,只见梅溪之水天上来,时隐时现。溪流两岸阡陌纵横,沃野绵延,远山黛影掩映着农舍别院,点点滴滴,田园之趣油然而生。桥头有一座小山,名曰“挂钟尖”。山顶建筑有一座玲珑剔透的“文昌阁”。桥阁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别具风格的画面。

与通洲桥相隔一华里左右的梅江镇蒋畈村,就是著名爱国人士、著名作家、记者曹聚仁的故里。

    曹聚仁,浙江兰溪人。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1922年到上海,任教于爱国女中、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曾主编《涛声》、《芒种》等杂志。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任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1950年赴香港,任新加坡《南洋商报》驻港特派记者。50年代后期,主办《循环日报》、《正午报》等报纸。后多次回内地,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事业。著有《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万里行记》、《现代中国通鉴》等书4000多万字。

    他和他的结发妻子、教育家王春翠的初恋故事就发生在廊桥上。美国作家罗伯特有一篇《廊桥遗梦》的小说,一时风靡世界,而此处通洲廊桥上的曹聚仁和王春翠的恋情却演绎了一个更为凄美感人的东方“廊桥遗梦”。

    曹聚仁和王春翠的恋情故事是这样的:1915年一个金黄色的秋天,王春翠在这座桥上第一次见到曹聚仁先生。他说:“你叫王春翠吧?我是曹聚仁。我常听到你在桥上读书,读得真好听!”她脸红了。他对她又说:“我陪你走一段路吧!”不管她是否同意,他走在前头,并滔滔不绝地说着话。此后,王春翠陷入情网,朝思暮想着曹聚仁。而曹聚仁更是如此,时常爬上挂钟尖目送王春翠过桥,还专找有她名字在内的诗词大声朗读:“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1921年,有情人终成眷属,王春翠与曹聚仁喜结良缘。只是世事多变幻,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几十年以后,楼空黄鹤去,王春翠形单影只地独居蒋畈村惨淡经营,倍受感情折磨。有时,王春翠老人又想起曹聚仁的《夜半过金华感怀》一诗中的“竹叶潭深留旧网,挂钟尖外送飞霞”一句,不禁泪湿衣襟,悲从心起。挂钟尖是通洲桥北面的一个小山坡,竹叶潭就在山脚。默默无声的挂钟尖和竹叶潭正是他们爱情的见证。

    1972年曹聚仁在香港病逝,噩耗传来,年届古稀的王春翠老人曾在桥上倚栏远眺,神情却是怆然。扶栏远眺,忆昔思今,不免使人感慨万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