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17|回复: 0

有感于卒母闻吴起吮疽而哭 (每日杂文018)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37

帖子

41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11
发表于 2019-4-6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感于卒母闻吴起吮疽而哭
                                                    江   帆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吴起为将,见有个士卒生了恶疮痈疽,他就亲自用嘴巴为之吸吮浓水。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大哭起来。
  有人觉得很诧异:“你的儿子是普通士兵,吴起身为将军,亲自为你儿子吮疽治病,你还要哭些什么?”
  卒母说:“你不知道,早先孩子他爹当兵,吴起为他吮疽,结果他爹感激万分,为吴将军拼死作战,脚跟都不想落地,终于战死疆场;现在吴将军又吮他的儿子,这孩子又不知将战死在何处了,所以我要为他痛哭啊!”
    读后,我很有感慨。吴起为士卒吮疽,老母就想到结局是士卒为之效命殒身不恤。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士为知己者死,或者说,只有不肯体恤士兵的将军,没有不肯拼命的士兵。
    刘备不辞劳苦三顾茅庐、推心置腹临终托孤,诸葛亮就鞠躬尽瘁、夙夜忧心、废寝忘食,不敢片刻懈怠,死而后已,以报“先帝知遇之恩。”
  吴起身为将军,和最下等的士兵同吃同住,睡觉不铺席子,行军不坐车马,亲自肩负军粮,和士卒同甘共苦,甚至为士兵吮疽,士兵就为之冲锋陷阵,前仆后继。  
    有首《红军歌》唱道:“红米饭那个南瓜汤,金丝被那个盖身上,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天天打胜仗”。当年的红军战士,并没有拿几千几万元奖金,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盖的是稻草被,住的是天当屋地当床,可为什么“天天打胜仗”?就因为官兵一致、同甘共苦,就因为毛委员和战士心连着心。  
    当前,经济改革洪波涌起,各种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不少成功的企业家都把能否改善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福利水平当作衡量经济改革成败的标准之一,临近年终,有的领导给回乡的打工者送上年货,还专门派车送打工者回家,还组织了领导班子上门慰问,给表现好的打工者送去表扬奖励,称之为“送温暖”。但是也有个别领导人打小算盘,不是向外,从发展生产搞活经营中去赚大钱,而是向内,“蜜蜂肚里刮猪油,鹭鸶脚上劈精肉”,殚精竭虑从克扣职工福利方面去抠钱,临近年终,非但没有“送温暖”的行动,相反还克扣打工者的工资,甚至卷走财物,企图赖账,给打工者雪上加霜。这些单位是否也应该从“卒母闻吴起吮疽而哭”这则故事中得到一点启迪呢?  
    毛泽东同志曾经对领导干部说:“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改革的发展,搞“感情投资”也罢,“提高领导艺术”也罢,关心群众、依靠群众,这应当是明智的改革家坚定不移地采取的工作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