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29419|回复: 0

兰溪革命先驱童玉堂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1419

帖子

37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89
发表于 2020-2-6 13: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革命火种:兰溪最早的中共党员----童玉堂

6.jpg

童玉堂(1905.3.28-1951.9.26),讳利川,字启明,乳名锦川,又名雨棠、念成,别名童牧,农历1905年二月廿三出生在浙江省兰溪平渡区(今女埠街道)上新屋村一个富裕的书香世家。青少年时期就读于女埠乐英高等小学、兰溪云山高等小学和浙江省立第七中学,后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在这里,听过瞿秋白、蔡和森等著名共产党人的课,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追随革命进步思想,成为学生领袖之一。1925年与李硕勋等积极投身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租界内与两千余学生一起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的暴行,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同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他是最早参加共产党的兰溪籍人,最早的兰溪革命先驱。

留苏未果:去苏联留学未果  沪兰两地参加革命

6.jpg

方希亮于1968年10月7日回忆,1926年暑假,方希亮辞去女埠乐英高等小学校长,到上海与大学毕业的同乡、共产党员童玉堂在上海大学做旁听生,专门听取了陈望道教授主讲的社会科学,共两个月。后来,即与童玉堂到广州,请愿到苏联的留学办护照。童玉堂曾与在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生徐济元联系,准备一起到苏联留学。因当时盘据东北的大军阀张作霖禁止青年出山海关至苏联,如被查获即遭屠杀。又因怕出事,广州中共产党部停发护照。童玉堂、方希亮去苏联留学未果,即返回上海。这期间,由童玉堂介绍方希亮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e),后来转为共产党(ep)。在上海参加《辛丑条约》签订国耻纪念日、宣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反对帝国主义等活动。1926年冬,童玉堂、方希亮回兰,参加革命,如协助国民党革命军打倒军阀等工作。

1927年春,童玉堂、方希亮从兰溪到杭州。此时,北阀战争节节胜利,浙江军阀孙传芳溃败,国共合作的浙江国民党省党部开始工作。

从上新屋走出去的童玉堂,从杭州带来革命火种,点燃在兰溪大地,薪火相传。从此,兰溪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0多个春秋的不懈奋斗,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兰溪人民翻身得解放。

建立组织:兰溪最早的临时特别支部书记----童玉堂

7.jpg
6.jpg

大革命后期,中共杭州地委(中共浙江省委前身)十分重视兰溪党组织的创建工作,1927年2月18日北伐军抵定杭州后,即通过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的中共党团组织委派童玉堂为兰溪县工人运动专员、方希亮为兰溪县农民运动专员,开展工农运动和筹建中共兰溪地方组织。童玉堂抵兰后,卖掉上新屋家中二亩豆地(俗称麦地田),作为活动经费,即与中共党员陈文棋、徐宝书等接洽,商讨了开展工农运动和发展党员等工作,并介绍女埠镇乐英高等小学教员成作忠等人入党。嗣后,童玉堂在城区下卡耶稣堂主持召开了有陈文棋、徐宝书等人参加的兰溪第一次党员会议,宣布成立中共兰溪临时特别支部,童玉堂任书记,隶属中共杭州地委。特支机关设在下卡耶稣堂。这是兰溪最早建立的中共地方组织,童玉堂是兰溪党的创始人,兰溪最早的革命火种播撒者,从此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兰溪人民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6.jpg

中共兰溪临时特别支部建立后,即成立兰溪县总工会筹备处,筹备处主任由特支书记童玉堂兼任,筹备处设在下卡耶稣堂。童玉堂兼任总工会筹备处主任后,亲自抓工运工作,成立了一支以中共党员顾瑞祥为队长,有70余名工人参加的工人纠察队。兰溪的工人运动自此纳入了共产党的领导,标志着兰溪工人阶级开始由自在向自为的转变。

1927年2月底,童玉堂离兰赴杭述职。

列入通辑: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列席代表——童玉堂

7.jpg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童玉堂等中共党员被列入通辑名单。童玉堂即转入隐蔽斗争,与邵溥慈、方希亮、季达才(杭州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竺某(宁波共产党员)5人步行经龙游、衢县、江山,进入江西,后从南昌往九江乘轮船辗转汉口,暂住汉口苏浙皖沪四省市党部避难同志招待处(设在汉口宁波同乡会内)。期间,曾在汉口血花世界参加为期10天的国际共产代表大会,听过各国共产党的报告,苏联共产党代表的报告由瞿秋白翻译,日本共产党代表的报告由郭沫若翻译。6月19日至28日,全国第四次劳动大会在汉口召开,童玉堂以兰溪县工人运动专员的身份,列席大会。大会由李立三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全国总工会会务报告。中共中央向大会发了贺信。信中明确这次大会的任务是:工人阶级要领导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向共同的敌人作战。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决议案》、《国民革命的前途和工会的任务》等13个决议案。

牢狱之灾:首次牢狱之灾六年  面对酷刑意志坚定

8.jpg

1927年秋,童玉堂返杭后,受中共浙江省委委派,参加省总工会筹备工作。年底,在参加筹建浙江省总工会时不幸被捕,判刑三年,囚禁于浙江陆军监狱(钱塘门外)。1928年转入浙江反省院。1929年夏,参加狱中党的秘密组织,曾积极参与组织难友坚持反对狱方虐待、迫害、争取改善囚徒生活的各种斗争。面对敌人引诱、恐吓、威胁、毒打,童玉堂坚贞不屈,誓死不透露党的机密,又被加刑三年。监狱的恶劣条件使他的肺病愈加严重,童玉堂父亲童赏春,为救童玉堂之命,变卖田地,以治疗肺结核病为由,于1934年2月从反省院保释出狱。

9.jpg

在长达六年的牢狱生活中,尽管童玉堂失去组织联系,但并未动摇他的革命信念,长期镣铐加身,经常遭严刑拷打迫害,却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和凛然正气,积极参加狱中的政治斗争,受到狱友们的敬重。

投身左翼:上海华华中学任教,加入左翼作家联盟

6.jpg
7.jpg

出狱后,童玉堂与进步知识分子、上海大学学生会执行委员、上海学生联合会委员、上海工商学联合会总务委员、上海大学校友林钧(?-1944.5,又名林少白,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聚在一起,从事进步工作。先后在上海华华中学、紫平中学当教员,兼任上海东华书局编辑,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文学组织--左翼作家联盟,投身左翼文化运动,结识了一批知名革命作家,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作家之一。华华中学是由上海五卅小学和上海大学同学会筹建,童玉堂协助校长林钧、教导主任孔另培以学校为基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掩护革命进步人士。

8.jpg
9.jpg

1934年11月初,童玉堂编写出版了《世界大科学家》一书,由上海乐华图书公司发行。该书介绍世界大科学家,传播先进科学思想

革命友情:依依惜别革命友情  唯一遗物至今珍藏

1935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想笼络人心,让童玉堂为其做事,童玉堂大义凛然,笑曰“无法入笼门”(童玉堂《穷归》一九三五年五月)。

1936年,童玉堂到上海寻找党组织未果。后找到上海进化书店老板叶波澄(随县唐县镇东街人,民国银行实业家、出版家),协助叶波澄在书店秘密宣传抗战救国书籍,积极配合地下党工作。

10.jpg

1937年初,结识了上海进化书店担任总编辑施复亮(1899—1970,原名施存统,金华市金东区源东乡叶村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8位党员之一,早期活动家、领导者。1922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书记。建国后,任劳动部第一副部长,一、二、三届全国人代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建立了革命友情。当时,童玉堂等革命者想去蒋介石控制最薄弱的西北地区,开展地下党工作。临别时,施复亮和叶波澄为童玉堂饯行。

施复亮赠送给童玉堂一个铜墨盒,上面刻有白居易《溪中早春》诗一首:

6.jpg

   “玉堂兄惠存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溪中早春 复亮赠

寓意:和暖春风化育万物,革命胜利的春天即将到来。

7.jpg

上海进化书店老板叶波澄赠送给童玉堂一对铜镇纸,上面刻有:玉堂兄惠存,波澄赠。

无独有偶,徐梅坤写的《九旬忆旧》第57页,恰恰见证了他们三人共同工作的时间和地点:一九三七年初,施复亮在上海进化书店担任总编辑。进化书店的老板是叶波澄独资开办的。(注:徐梅坤1921年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第一位工人党员,参加了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并当选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再陷囹圄:平凉公署任秘书  为救战友再陷囹圄

8.jpg

1937年下半年,童玉堂一路辗转到了西北秦陇一带。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华大地兵荒马乱,女青年知识分子王玉琳(原籍福建长乐县鹤上公社,出生安徽桐城县,就读北京辅会大学,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学),随校逃难西安,与家庭失散。后经人介绍,与单身的童玉堂相恋。正值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童玉堂打入敌人内部,到国民党甘肃平凉专员公署任军法处秘书,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38年元旦,童玉堂与王玉琳在平凉结婚。任职后期,童玉堂身在曹营心在汉,为营救两名被关押的共产党员,故意诱导他俩承认自己是小偷,并迅速将其以小偷的名义予以偷偷释放。事后东窗事发,于1月26日(农历12月25日),以对政治犯处理意见与专员对抗的罪名,在平凉被捕入狱。新婚不到一个月的王玉琳为了营救丈夫,四处奔走,变卖家产,花200大洋,托求房东董星三担保赎出,四个多月后重金保释出狱。

潜入敌营:身份暴露去道西安  身处险境秘送情报

出狱后,童玉堂自知地下党身份暴露,在甘肃难有作为。这时,碰到兰溪永昌的同乡汽车驾驶员张马荣,对他遭遇十分同情,并免费带他去西安(当时童玉堂妻王玉琳已有身孕仍在平凉)寻找组织,欲去革命圣地延安,因途中困难所阻,未能如愿。无奈,在西安一面粉厂谋生,报酬是以面粉计。安顿下来后,王玉琳也从平凉来到西安,已有一个孩子童西红,靠做羊肉包子生计。

1939年,童玉堂潜入西北战时干部训练团(简称“战干团”)四团当秘书,住在边家村窑洞里。“战干团”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中央所开办的一个大型军事、政治训练机构,共设4个团,均由蒋介石自任团长。第一团设武昌,后迁四川綦江,第二团设山西,第三团设江西云都,第四团设西安。童玉堂所在的就是四团。该团情况复杂,当时武汉已失守,抗日阵营中,有瓦解抗日阵营的所谓“和谈活动”,实为投降,认贼作父,童玉堂愤而斥之。

童玉堂在西安一带秘密开展地下党的工作,为了安全,经常搬家。1939年,童玉堂携带敌“战干团”特务人员名册等重要情报,秘密送往西安古城内西五路北新街七贤庄1号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负责人叶剑英,使敌人的许多秘密行动被我党掌握。

一日,童玉堂截获“战干团”共产党员职务名单全册等重要情报,情况非常危急,便不顾个人安危,立即连夜秘密送到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使这些共产党多次躲过敌人杀害。因截获的情报事发败露无法回营,叶剑英当即派人掩护其秘密出城。

1940年底,国共两党关系陷入低谷,为了免遭国民党顽固派追捕,童玉堂携全家秘密来到绥远。1943年又到甘肃天水,均以摆书摊作掩护,继续为党工作,其妻王玉琳做羊肉包子卖,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童西元于1945年9月20日出生于甘萧天水。

向往组织:寻找组织初心不改  六个子女名字带“西”

童玉堂虽然失去与党组织的联系,但一直寻找党组织。为了找到组织,背井离乡,一路西行,一路坎坷,每到一地,一边以卖书、教书、摆摊、收古董为掩护,养家糊口;一边寻找党组织,为地下党秘密工作,几经辗转,到过西北甘肃平凉、天水、绥远,直到陕西西安。他信仰坚定,连续10年到西部寻找党组织。为此,童玉堂六个子女取名都带“西”字,即童西红、童西黛、童西骏、童西元、童西娓、童西华。因抗战爆发,时局动荡,国家山河破碎,革命处于低潮,加之在平凉等地身份特殊,只能秘密从事掩护地下党同志,截获传递情报等工作。

9.jpg
   虽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多年,一直未能联系上组织,但心中牢记周恩来“在党外多做些工作”的指示,仍以共产党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隐蔽战线上,冒着生命的危险为革命事业默默奉献。他一路追随共产党的足迹,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因国共两党关系非常复杂,国民党当局对共产党貌合神离。迫于革命需要,隐藏荣光,甘愿做一颗冷棋闲子。“十年西北向归途,两袖清风半担书。”(童玉堂诗句)于1946年3月回到阔别多年的兰溪。

造福村民:回村兴修水利抗旱灾,发动村民共筑“翻身坑”

1946年4月,童玉堂为躲避风险,回上新屋村老家筹划兴修水利,发动村民在村南大头山下兴修水利。

上新屋村地处低丘缓坡黄土丘陵地带,十年九旱,粮食歉收。童玉堂与村族长辈们商议修筑一条水渠的设想,经过层层做工作:上新屋人要改变面貌,命运要自己掌握。如果村里有条水渠,农田灌溉和人畜用水问题就解决了,长期饱受旱灾之苦的上新屋人就翻身了。这一动议,很快得到村里人的支持和拥护。童玉堂采用目测与脚步丈量的方法,确定水渠的位置和走向,从村南大头山下沿途放样、清理、打桩、挖坑(渠)清土、削平丘坡,废土回填沟壑,砌石垒土夯实坝体,修筑环村水渠。

10.jpg
11.jpg

更为可贵的是,童玉堂动员父亲童赏春投入巨资,在引水处的竹塘溪上游上新屋段筑起截水坝,形成人工蓄水湖水利工程。因坝体形似斧头状,故名“斧头坝”。

经过一年施工,水渠顺利建成,长约1.25公里,宽5米,深0.75米。从此,自竹塘溪斧头坝引入水渠灌溉全村千余亩农田,彻底改写了干旱缺水的历史。村民非常高兴,给这条水渠取名为“翻身坑”。

几年前,村里曾利用村东的甘溪河道,用机埠水泵提水,引入“翻身坑”东段,水可逆流到大头山下畈的农田。从而,实现了一条“翻身坑”可两头引水的双向灌溉功能,童玉堂的功绩泽被后人。

被迫离家:恶霸告密遭吊打  被迫离家迁南京

童玉堂回兰后,为了隐蔽对外称上新方(时属石渠乡,今属柏社乡)人。1947年春,因童玉堂敢于为家乡贫苦大众仗义执言,激起了当地恶势力的反感。上新屋村恶霸、保长童杰1950年被镇压)告密,联名告他有共党活动。农历正月,纠集当地反动武装分子在村余庆堂大厅围殴吊打童玉堂,遍体鳞伤,恶势力还欲将其送押兰溪国民党当局。王玉琳把家里的三石二斗田卖掉,以此获得钱款并托人将此事暂时平息。此时童玉堂感到在村里不能久呆,幸得同村童根华等群众帮助,送上盘缠,童玉堂遂连夜离开兰溪老家,被迫去了南京。王玉琳和子女随后也到了南京,全家住在文昌桥附近。

巧遇S氏:搭棚屋开设书棚  成立情报联络站

童玉堂在南京成贤街中央大学校本部学生宿舍路上,以搭棚屋开书店贩卖旧书、租书、卖高粱烧为掩护,继续传播革命书籍,维持一家一日两餐的艰难生活。童玉堂常在一些书籍后面隐藏着一些进步书刊,夹着情报,也常有内线同志到内屋取书、交换情报或商谈事务。这时,由王玉琳站在门口,小孩子也被哄到屋外玩耍。童玉堂还讲一些苏维矣等革命故事、唱《国际歌》给孩子听。

童玉堂一直找党组织,因组织上对他前一段历史不了解,暂不接受其组织关系,只允许单线联系。

6.jpg

中央大学至学生宿舍的路上,北傍钦天山鸡鸣寺,童玉堂伺机向在校进步学生打听地下共产党的踪迹。“十年阔别喜重逢,犹是当年海上兄(童玉堂诗句)。巧遇10年前在上海有过接触的中共党员沙文汉1908一1964,宁波鄞县人,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上海从事秘密的工会运动,1936年春童玉堂曾在上海寻找地下党组织,曾与沙文汉接触,后又失联。国共内战时期先后任中共华中分局城工部部长,中共中央上海局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并分管南京、杭州的地下情报工作,1954年12月担任浙江省省长,沙文汉将童玉堂引荐给沙文汉之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安排童玉堂以收购古董、卖旧书的身份作掩护,成立地下党工作情报联络站。童玉堂非常庆幸自己联系到了党组织,欣喜之余赋诗赠与沙文汉,因时局动荡,故隐名:

7.jpg

寄S

1947.于京门

十年阔别喜重逢,犹是当年海上兄。

推食解衣情似昨,拖雏携妇愧更穷。

茫茫大地途多阻,落落孤怀趣寡同。

惟有清晨堪共听:鸡鸣寺里晓来钟。

(注:S系沙的拼音首个字母)

三度入狱:掩护学生领袖  再三被捕入狱

童玉堂对党忠心耿耿,按时完成南京地下党学委委托的任务。特别是与中央大学进步学生结识甚广,并与学生领袖戴成鳌(兰溪县厚仁镇上戴人,解放后任金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平反后任刑事庭副庭长)成了忘年交。

1947年,国共内战爆发后,国统区人民反战呼声日渐高涨。当年夏,中共在南京中央大学成立“中大校友联谊会”,委派童玉堂并吸收校内进步教师参加,掌握分寸,支持学运及组织应变工作,与敌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他给大家出点子,经地下南京市委学委采纳后,绕过了一些险滩暗礁。5月,因物价暴涨,公费学生副食费未能相应调高,学生于12日起罢课并串联他校成立“学联”。20日,为抢救教育危机,在中共南京市委书记陈修良的领导下,参加反內战、反饥饿、反迫害学生运动,向国民党行政院请愿示威游行。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宪兵的殴打镇压,学生冲破军警包围,并引发冲突,有学生受重伤,多人被捕,酿成“五•二”惨案。当天,“学联”对外举行记者会,以引起社会各界同情,并借此向政府当局抗议。反內战、反饥饿、反迫害学生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毛泽东称之为“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是“第二条战线”。这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加速了人民革命胜利的进程。

此后,国共双方人员在中央大学较劲,而学生动辄罢课游行,政府弹压引来更大反抗,而社会人士则愈同情学生。

1948年春,童玉堂在南京因掩护戴成鳌等学生会运动而第三次被捕,关押在南京监狱。同年7月,经组织营救和父亲童赏春重金保释出狱。出狱后,依照我党在国统区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继续坚持隐蔽战线的工作。

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风雨飘摇,解放军炮声隆隆,童玉堂就轻声地唱着《国际歌》,还对家人讲:“天快亮了,大家都要过上好日子啰!踏翻多少坎坷路,始见江河浴日红。戴成鳌诗句)

8.jpg

1985年,戴成鳌为了怀念这段珍贵的友情,更钦佩童玉堂为党工作前后三次入狱。在狱中经受了长期酷刑和虐待,但坚贞不屈,丝毫没有动摇他的意志和信仰,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气节,严守党的机密,积极参加狱中党组织领导的斗争,受到狱友敬重。于是,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上面有童玉堂亲笔写在《郭沫若诗词》旧书边角夹缝中的诗整理出来,并将诗集刊登在1985年金华《艺术馆》第36-39页《棚屋诗抄》,同时将《艺术馆》赠送给兰溪县委党史征集小组。

革命伴侣:夫唱妇随共同革命   智勇巾帼不让须眉

在旧中国白色恐怖笼罩下,王玉琳与丈夫童玉堂并肩作战,为童玉堂传送情报时手提装有情报的菜篮,拖儿带女作掩护,巧妙应对国民党特务的盘查,及时完成谍报送达任务。

童玉堂囚禁于平凉期间,王玉琳佯装成国民党勤务兵前往探监传递情报。

童玉堂在南京棚屋卖书期间,国民党特务经常要来搜查所谓的“禁书”——揭露国民党内战阴谋,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的书刊。有时候来不及秘密转移或分发,王玉琳就急中生智,让孩子躺在装有“禁书”的箱子上面,并在旁边堆放杂物,以确保“禁书”安全躲过一劫。

在童玉堂入狱期间,王玉琳历经艰辛,既要照顾多个子女,又要经常去探监,想方设法,重金保释其出狱。

王玉琳虽然惊心胆颤,颠沛流离,但仍憧憬革命胜利后的幸福生活。在丈夫入狱、一个人独自带着孩子们艰难生活时,却依然无怨无悔。在世时,曾回忆那些惊心动魄的谍报历险记,当故事教育孩子要坚强生活。

开仓济民:劝父开放自家粮仓,主动救济穷苦百姓

1949年5月,由中共华东局出具介绍信,童玉堂回浙江。先到杭州,根据童玉堂意愿,开始安排在兰溪县工作,期间来到家乡上新屋村,访贫问苦。由于家道富庶,设有粮仓。受共产党为多数人谋幸福,为劳动阶级和劳苦大众谋利益思想的影响,为了体现对人民新政府的支持,童玉堂做通父亲童赏春的工作,动员父亲开放自家粮仓,主动救济村民,使上新屋村部分贫苦农民免遭饥饿,感动无数穷苦村民,此事至今在村里传为美谈。

解放前,童玉堂动员父亲与其六个兄弟分家,自己名下选择牛舍,将好的房屋分给其他兄弟。对此,村里人不理解,戏称他为“玉堂癫鬼”,村里老年人至今还是这样调侃他。

病故金华:新中国首任县立初中校长  革大学习患病病故金

9.jpg
10.jpg

解放初,童玉堂刚到兰溪,因子女多,负担重,当时实行供给制,不能维持家庭生活。1949年8月,兰溪县任命童玉堂为解放后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校长)。在任职期间,主持县立初级中学与县立简易师范合并工作,组建了一支新的教师队伍,稳定学生情绪,建立新的教学秩序,废除训导制度,宣布取消“党义”、“公民”、“童子军”等课程,开设马列主义政治课。1950年1月21至23日,兰溪市召开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童玉堂当选兰溪市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兰溪城区设市,1950年5月撤销兰溪市,并入兰溪县)1950年3月,调至金华中学任教(教导处主任)。1951年1月,调往杭州工作。3月,到杭州华东革命大学(简称“革大”)浙江分校学习。“五一”节那天,童玉堂上街参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游行,因天气闷热,又下大雨,牢狱之灾时所患的旧疾肺炎复发。又因病房紧张,医院安排他与伤寒病人同室,不久又染上伤寒。当时青霉素价贵,为了节俭,没有按医生要求用青霉素治疗。9月26日因医治无效,由杭州西苑沙医院派人护送回金华酒坊巷10号,于当日去世,终年47岁。金华行署为童玉堂在金华中学举行隆重追悼大会,行署专员杨源时致悼词,金华行署干部和金华中学全体师生参加追悼会。

11.jpg

上交文物:死后文物上交国家  两个子女政府抚养

王玉琳遵从童玉堂临终前嘱咐,将童玉堂珍藏多年的80多件文物字画捐给国家,托孤政府照顾好王玉琳和6个幼小的子女,分别是:童西红12岁、童西黛10岁、童西骏8岁、童西元6岁、童西娓4岁、童西华2岁。童玉堂去世后,王玉琳将文物字画全部上交至金华行政专员公署,当时接收捐献的聂汝川(后调杭州师范学院),经办人为张静(调金华二中,后在金华浙江师范学院),写过一张收条:收到童玉堂书画遗物一箱。其中有两幅极其珍贵的墨宝为明代四大才子唐寅(即唐伯虎)的《猫》和文徵明的《百雀图》,还有《敦煌经》等古画。后收条不慎遗失。

当时,按照政策,金华行署安排王玉琳到市区东泽小学(四牌楼小学)当老师,后调到金华职工业余学校任教。童西华(现在金华竹马)、童西黛(女,已故)两人,作为革命干部遗属,保送到金华保济院(孤儿院)由国家抚养。

狱友照片:生前患难狱友照片  刑期累计三十四载

童玉堂生前遗留的两张照片。据陈振麟1974年11月17日回忆,解放后,担任兰溪县初级中学校长的童玉堂在杭州参加全省中学校长会议,在杭州孝女路未央邨7号徐梅坤家,见到了温咏之。经温咏之提议,到照相馆拍下了童玉堂和其他6人在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出狱释放的革命同志合影。因照片中的人在狱中共患难时间加在一起为34年,特标注为:“记住,这可纪念的34年!”其中童玉堂入狱6年多。

6.jpg

照片中人员名单:

前排左:马均平,入狱5年。

7.jpg

前排中:徐梅坤(1893-1997),又名徐行之,萧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早年在杭州当印工人,1920年七八月间,参与发起成立浙江最早的现代工会--浙江印刷公司工作互助会,任宣传股股长。1921年底,回家乡参加萧山衙前农民运动。后到上海《民国日报》社工作。1922年初,由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任中共上海地委兼区委委员长。9月,创建浙江最早的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后又赴绍兴、宁波等地发展党组织。1923年6,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执委。后曾任上海印刷总工会委员长,上海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全国印刷总工会委员长等职并兼管党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的印刷发行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转移到武汉。1927年8月,在萧山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先后关押在杭州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和浙江反省院。1935年9月,因重病保释出狱。后脱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政务院监察委员会参事,监察部参事,国务院参事等职。1954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前排右:温永之(1905-1985),曾用名乃平,生于吴兴南浔镇。湖州最早期的中共党员之一,后在湖州市党史研究室工作。

后排左一:林深,童玉堂学生。

后排左二:童玉堂。

后排左三:陈振麟(1915-?),浙江绍兴人。1924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曾任绍兴第五师范学校团支部书记、苏州团县委委员等职。1930年4月在杭州被捕,1932年出狱后在上海找到党组织,由上海中共中央派往兰溪恢复发展党组织,在兰溪西乡和南乡先后恢复了邵家村、古塘村、唐家村等3个支部,有20多名党员。1933年3月在绍兴被捕脱党。1949年8月重新参加工作,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初等教育师范教育科副科长等职。20世纪80年代退休。

后排左四:王若真,又名王昭、王怊,徐梅坤夫人,解放后在国家商业部工作。

徐梅坤生平自述、陈云同志题写书名的《九旬忆旧》(1985年光明日报出版社)第64页写道:

8.jpg

在龙泉我住了半个多月。有一天我去当地招待所看朋友,无意中碰到一位姓童的青年人,经过交谈,得知他是狱中难友童玉堂的胞弟童玉书(毕业于黄埔军校)。这样,我们交谈起来就很亲切,来往也很密切。

9.jpg

《九旬忆旧》第65页:“解放后,童玉堂来杭州看我,告诉我,从那次分别之后,他们四个青年到解放区参加了新四军(指童玉堂的胞弟童玉书和另外三人参加了新四军)。

由此见证,一个家庭出了两个革命家:童玉堂和童玉书。

10.jpg

另一张是部分家庭成员照片(从左到右):童西骏,小叔:童玉书,童西元(幼儿),王玉琳,童西黛,童玉堂。

参考资料:

《中共兰溪党史》(一卷)

《兰溪市工会志》

《兰溪一中校志》

金华《艺术馆》《棚屋诗抄》

《中共杭州党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