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婆婆喜种花,每年腊月都会买上个几水仙球,种上三盆水仙,其实这不叫种水仙,要改叫养水仙,因为我们的球茎是花农经过三年的泥土种植,然后经过雕刻养在水里才能成长开花的。我也喜欢水仙,喜欢她的淡雅,冰肌玉骨和超凡脱俗的气质,习惯了每年过年时的水仙花香,倘若没有这道香味心里总会感觉缺少了什么似的。
腊八时,与几粒雨花石相伴的球茎已青苗泛绿,一派生机盎然。“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都说水仙花只需一个盆,一点水就可以滋养它的一生,其实也不尽然。婆婆养水仙花也有数个年头,每年总会不早不晚的在除夕时开花,亭亭玉立。有一年,正逢年关时她崴了脚,需要卧床,水仙竟也懒洋洋得只长叶不开花--装蒜。婆婆说,不是花懒,是人懒,你们平时不见我晒大鱼大肉的时候晒晒花的啊,晚上要把水倒了搬进屋,免受寒气侵袭,白天再加上水吸收一下温暖的阳光,以控制水温来控制水仙的生长速度及开花的时间,水仙叶片才矮小有力,原来她是那样精心伺养的。看来养活简单,想养得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除夕,爆竹声声唤醒了茶几上的水仙,一天一个样的它,那郁郁葱葱绿叶间已鼓起的七八支花箭上的花苞,霎时积蓄所有的能量,突破了包裹着的膜,迫不及待地竞相开放,中间黄色的花杯如“金盏”,白色的六片花瓣如“银台”,有人称之为“金盏银台”,真是形象贴切的,这花别致小巧,清雅幽香,心旷神怡。
水仙花开,新年到来,婆婆见了很高兴,这是她精神的一份寄托,一份愿望,随后,一家子人闻着花香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晚会的前台每年都能看到它的倩影,特别招人喜爱,引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吟诗作画,最为著名的是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那是多美的意境。清康熙皇帝有诗云“冰雪为肌玉炼颜,亭亭玉立貌如仙”,道出了对水仙花的无限赞美之情。
是夜,我按捺不住心底的喜悦,把其中的一盆芬芳移入我的书房,婉如文人雅士般把花置于书桌上,谓之“岁暮清供”。水仙花半低着头,羞答答地对着我笑,我凝神痴望,仿佛聆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香气氤氲了我的小居室,蓬荜生辉,不善文字的我,也附庸风雅一回。
初一早上,婆婆总会嘱我带上一盆绽放的水仙花和一些礼物给母亲。母亲蔬菜种的相当好,我家的菜碗大多来自母亲的菜园子,婆婆认为“来而不往,非礼也”,这馥郁的水仙花香里尽是满满的感恩和祝福。历来,称为“凌波仙子”的水仙花就作为吉祥美好的象征,给萧索隆冬里的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氛围。
水仙花的花期较短,只有两周左右的时间,见过水仙花开,意味着我又长了一岁,花谢正好是元宵时,过了元宵,年也算过完了,我们又要开始一年新的忙碌。那水仙花的瞬间芳华,那默默无闻的高贵,还有最是那低头温柔下的坚强,就像是勤劳、善良的长辈们,为了让我们安心地在外工作,把家里操持地井井有条,他们索取的很少,贡献却永远是那么的多。
在水仙花香里过年,真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