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秋的阳光,金色闪耀。
我开始怀念老屋门前那片在明媚阳光里飘香的稻田,稻叶金黄迷人,稻穗渐转饱满,稻秸秆发出成熟的清香味。或是因在乡间长大,故我特喜欢徜徉于稻田中,闻稻子成熟了的草木之气,觉得那是一种亲近。
记得在我上大学时,已包产到户,我家分到的责任田较多,所以每到秋深割稻之际,我就溜课回家帮忙。割稻的活很累,往往不一会,我就汗流浃背,衣服脱了一件又一件。有时索性仰面躺在割倒的稻子上小憩片刻,望天上白云悠悠,闻稻子清香阵阵,所有的疲劳与愁怨都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有一年,爷爷病了无法再帮衬母亲,父亲则远在外镇上班,哥刚毕业被分在外地,妹因三班倒空时忙着补眠,我还在上学,田里就母亲一人劳作,她因过于劳累而病倒了,于是稻子们十分乖巧,只静静地蹲伏于田间,等着周末我与哥回来收割。一向熟于书本疏于农活的我们,可以想象是如何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稻子们驮回家。哥,委屈你了,妹挑不起的担子全落在你的肩上。稻子,也委屈你们了,父母轻而易举的活让我们折腾了老半天才做完。那一年,我们兄妹俩在闻着稻子的清香中独自成长了。
我们童年的梦离不开那片稻子的清香,同时那稻子的缕缕清香,又使我们儿时的梦走远了,再记得回来,回来看看曾经养育我们成长的田野与父母。我相信我们兄妹三的那份孝心,都是在稻子的清香里积淀而成。妹妹没读多少书,12岁就辍学帮母亲干农活,但她成家了却依然记得回家把工资塞进父母的枕头底下。哥哥工作繁忙,但他依然记得在节假日抽闲回来看父母,并塞给母亲一些生活开销钱。我也一直记得常回家看看,去帮
衬母亲一起照顾父亲,因为三个孩子中,我离家最近,因此我肩负照顾父母的责任最重。
依然记得几年前的一个傍晚,夕阳满天,我内心忧伤,于是不由自主走去邻近的一片稻田,我蹲在了稻田间的一条田埂上,很久,很久。我静静地蹲在那里,没有眼泪,只是把内心的痛一点一点地释放,释放在那郁郁葱葱的稻子旁,稻子们无声地接纳了,并随风报之爽朗的笑声。是的,我的痛苦能说与谁听呢?谁又能懂得我彼时的忧伤呢?我坚信,在这个世界,唯有稻子而已。
当我在稻田里站起来的刹那,我觉得自己轻松多了,已经没有了原先的伤心欲绝与痛不欲生,于是我一脸坦然地回家。也许我的痛苦唯有稻子能救赎,我的伤心唯有稻子能吸纳,我的内心也唯有稻子能安宁。
在外求学中,每当有烦恼与不安时,我也总及时回家,回到乡村的田野中去。而只要我站在稻子面前,一切青春的烦恼与考试的不安都会悄然释然。面对葱茏自在的田野,我的心会格外的宁静与安逸,我明白这里是我的世外桃源与精神流放地。也许,一颗真正喜欢自然的心,根本无需跋山涉水,只要向身边的田野与稻子走去,米粒的醇香与自然的气息就会扑鼻而至,然后沉醉不问归路。
以前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带着儿子与妹妹的女儿在乡间度完长长的假期。每天的傍晚,我都会携两个孩子漫步在夕阳晚照的稻田埂上,让看了一天电视的两双小眼睛放逐于绿色稻田的远方,以调节视力避免近视。同时,让孩子们用清澈的眼眸与稚嫩的心灵来阅读田野里翠绿的稻苗、跳跃的泥蛙,以及田野上方柔软的清风、飞翔的小鸟与蓝蓝的天空,我想没有比大自然这本书更适合孩子阅读了,因为孩子本是自然之子。或许,唯有靠近稻子他们才能亲闻到最原始的米香,唯有亲近自然才能培植出孩子最本真的善良。
可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稻子正在离我们远去。当我们端起香喷喷的白米饭时,已全然忘记了稻子的橙黄与清香。
我儿时是多么希望走出家门口的那片稻田,做个穿袜子的城里人,而如今我却多么希望能回到家门口的那片稻田去,做个赤足的乡村人。可是,一切已迟,老屋拆迁,村里的田地变卖,世世辈辈的稻子,就这样淹没
在了城市化的规划中。似乎,我听见了田野里的风在呻吟,泥土在挣扎,稻子在哭泣,我还看见无数稻子的冤魂正飘在我们的头顶游荡,它们永远失去了家
园。
稻子失去了田野,我失去了稻子,我与稻子一样迷茫。所幸稻子已与我相伴几十载,稻子的清香已驻我心底,故当我想念回头望时,依然是稻香一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