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块白文钱(小小说)
国人讲究礼仪,大凡遇到婚、丧、病、喜等诸事,亲戚、朋友、同事、单位与职工之间都要送个“人情”。只是喜、白有别,喜事送的称“红包”,丧事送的称“白文钱”。
这白文钱,在吴风俗中还是蛮有讲究的。之所以叫钱,就是要直接送钱的,一般不能用其他的替代。另外,送的数字也挺有讲究的。如果是当事人双亲中的最后一位,得送个双数;如果只是双亲中其中一位去世,得送一个整数,再加一元零钱。因此,这白文钱送得好,皆大欢喜;送得不好,好关系也会闹僵,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最近,某单位就因为这一块白文钱闹出了一个不愉快的插曲。
该单位A职工的岳母不幸病逝,单位照例要送点白文钱,以示吊唁与慰问。领导班子研究之后,一把手指示副职领导强迫症具体负责操办,并且希望将这一事情做成凝心聚力的举措之一。
强迫症真名叫裔望,是从别单位调进来的。离开原单位时,同事们专门为她放了鞭炮,像送瘟神一样送走了她。因为有背景,升职到该单位做了副职领导。但是,到了新单位,做了领导,狗仗人势,喜欢玩政治,喜欢独揽大权,喜欢任意支配人,喜欢下属绝对服从,喜欢像红卫兵一样残酷整人。几年下来,被她整过的人越来越多,好多有理想、有能力、有成绩的职工都成为了她的斗争牺牲品,以至于只想混混日子。因为有背景,单位的一把手领导也拿她没办法,甚至于还要处处看她的脸色行事。职工们更是只能忍气吞声,埋怨自己这辈子倒了八辈子大霉。时间久了,职工们当面叫她领导,背后都称她“强迫症”。强迫症最大的表现是,一旦有人对她有些意见或表现出某些想法,她逮到机会就会整你,而且往死里整。因此,强迫症不光在单位出了名,在全市也是出了名的,大家说起强迫症来都是摇头叹气,万般无奈。
A在该单位工作近20年了,也算老资格了,强迫症刚来时满怀希望将A拉拢成自己的亲信,一开始关系不错,后来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有了点分歧。A还是没有和强迫症撕破脸,强迫症却因为这些鸡毛蒜皮悄悄地将A列为了斗争的对象。后来,强迫症动用一切关系,将A从后备干部的名单中驱逐后,A终于领教到了强迫症的刻薄与毒辣。
强迫症的一位亲人刚去世,单位也送了白文钱。按理说,她完全知道该如何操办,但是她知道A对她是面和心不服,现在逮到机会,决定再整他一回。强迫症这次逮到的机会是一把手只说让她操办,没有说怎样操办,这是一个完全可以游刃有余的绝好机会。
单位会计是个细心人,特地跑来告诉强迫症,丧事是要直接送钱,而且一位亲人去世还要送一元钱零头。强迫症整人的注意已定,这个时候是不会轻易放弃一切机会的,她自作主张让会计买了1000元购物卡送给了A。面对强迫症这样的上司,会计只是下属,别无他法,只能选择服从。
A还在丧亲的悲伤之中,收到之后,一看是购物卡,又是一个整数,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意识到强迫症这是故意在触自己的霉头。A也不是吃素的,按照吴风俗,这白文钱是只能送不能退的,被退回去也是要触霉头的。因此,这种事情最好的办法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第二天,A特意跑到强迫症办公室表示感谢,并退了一元钱给他,让强迫症也尝尝被触霉头的感觉。
强迫症看到被退回的一元钱,很是恼火了,但是因为是领导又不好发作。她也心知肚明,知道这是A在故意回敬她。想了一会儿,顿生一计,她拿出两元钱交给会计说:一元钱还给A,再补给他一元钱。会计感到很不妥,但是也只能照办。
A收到退钱后,顿时火冒三丈。这白文钱是不能再送第二次的,一次丧事送两次也是要触霉头的。A又跑过去,将那两元钱扔还给了强迫症。由于强迫症当时在另外一个科室,因此这可怜的两块钱至今仍躺在这一科室的办公桌上呢,成了这桩事件的唯一活档案!
一把手闻知后,怒火万分,却又不好发作,只能忍气吞声的在心里骂了一句:“狗日的,事情办歪了,白白浪费了1000元钱!”单位职工闻之,只是摇头,都说强迫症实在太厉害了,只叹自己生不逢时,悲哀万分。
事后,A也是有苦无处诉说。在岳母“五七”时,他一边焚香,一边喃喃道:“岳母大人,向阎王爷奏一本吧,让他给强迫症打个勾吧!”半夜,岳母托梦给他道:“阎王已经同意了!”
呵呵,一块白文钱,演了这样一出闹剧,不知会以怎样的结果收场,看来一切要看阎王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