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来,广西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木材产量等林业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然而造林树种单一,森林经营粗放,使得广西森林整体质量不高,全区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中等及以下的面积占98%,与优越的自然禀赋极不相称。
“要巩固广西‘山青水秀生态美’的独特优势,实现森林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调整树种结构,加强森林的抚育经营,提高广西林业的竞争力。”广西林业厅长陈秋华谈到林业特别是一产发展方式转变时,表达了对调整树种结构的高度关注。
2010年以来,自治区林业厅出台《关于加快转变林业第一产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加快珍贵树种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利用政策杠杆在全区推动树种结构调整,加快林业第一产业提质升级。
通过深入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全区重点实施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屯绿化“三大战役”,大力种植绿化、彩化和花化树种,丰富树种多样性,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2011年以来,全区完成通道绿化5548公里(按单边计算)、城镇绿化5174万平方米、村屯绿化3524个。
为改变造林树种过于单一的状况,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规定:珠防林、海防林等重点防护林工程要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的混交林,确保森林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2011年和2012年全区共营造混交林34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区在重点防护林工程中基本使用乡土树种、常绿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营造混交林的比例达到30%以上。河池市种植珍贵树种3.9万亩,全州县种植金槐6万亩,龙州县则在石山地区种植黄花梨等珍贵树种39万多株。
近年来,利用桉树木材制浆造纸的兴起,为广西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立下头功。然而关于大面积桉树影响生态环境的种种议论也一直不断。2011年自治区林业厅出台《关于科学发展桉树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桉树的科学种植、科学经营和科学管护。通过优化布局,调整桉树林的树种结构,强化桉树林的科学经营,增加优质商品木材资源储备,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今年上半年,全区各地在植树造林中,纷纷种植油茶等经济林,同时调整商品林树种结构。河池市把核桃作为调整树种结构的主打树种,今年已种植50多万亩。宁明县计划退蔗种油茶5万亩,已完成2.5万亩。
2012年起,全区组织开展“千万珍贵树种送农家”活动,每年免费赠送2000万株珍贵树种苗木给农民在“四旁”种植,绿化美化村屯,为农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目前,全区已完成种植3500多万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