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婚五十年为金婚,二十五年是银婚,每递减五年依次是磁婚、水晶婚、锡婚。走过了十年,便是锡婚了,戏称好不容易混了个金属的、坚硬的了。多少年了,每年都淡淡地走过这个日子,从没有刻意去营造幸福,今年破例,或许十周年的日子不同寻常吧,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这日子是双方共同的,所以决定共同犒劳一下。垂涎已久的手机,一直舍不得买,正好藉这个特殊的日子,买上俩。彼此都为找到一个这么好的理由而叫好,于是立马赶到市区,不消片刻就收入囊中。这是除了婚戒外,第一次有纪念意义的礼物。 人说,婚姻需要经营。经营一词,似乎有种攻于心计,处处算计的感觉,彼此都太累。更喜欢有人说婚姻是由激情走向亲情,风花雪月的浪漫、如胶似漆的甜蜜,如果慢慢地、自然地演化成一种相濡以沫、平淡平和的亲情,彼此相知,相互包容,彼此牵挂,坐在摇椅里慢慢变老,这似乎是婚姻的美好结尾。十年间,正是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有些东西变少了,有些变多了,想来有必要在这个节点上盘点一下,理理思绪,留下点文字纪念,将来二十年、三十年,可以翻翻旧账,再到老得挂着花镜时,大声地读给耳聋的她听。 盘点十年,从哪盘起,盘什么?有些无从下手,十年里有太多的变化了。人总是喜欢讲得失,简约些,就一分为二,多了些什么?少了些什么? 首先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期许。从孕期起,就想像着宝贝是男是女?像爸还是像妈?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兴奋之中陡然自我感觉高大了许多,期许着宝贝健康成长;宝贝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那种纯真总会带来欢乐,也期许着宝贝能有着某种天赋;宝贝背起书包的那一刻,总期许他能出类拔萃;期许还有更多,希望他能进入名牌大学,希望他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希望他能找一个贤惠的媳妇……不断的期许,直到自己生命的终结,这或许就是为人父母的乐趣吧,总会有新的期许在前面等着,不得不说,这期许也是一种沉重,为了它,可能要付出很多。 其次多的就是相互的包容。磨合期,会有多种不适应,我爱吃辣,她偏不喜欢;她爱面食,我却不屑一顾;我爱大块吃肉,她却喜清淡精致,单单一个饮食就会有诸多的小摩擦,慢慢地,彼此改变,口味居然越来越接近,多个菜成了家庭共爱的美味。包容,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同化,如同春雨般“随风潜入雨,润物细无声”,彼此不再坚守、固执,无防备地被同化,难怪有句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说的就是这样的相互影响。包容,也是一种无奈的接纳,起初总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对方,找出一大箩的缺点,试图着去改变、抛弃,也曾争执、吵闹,最终依旧故我,徒劳无功。喜欢抽烟,从偶尔的数落、到日常训话,甚至扔烟示威,却是依旧烟雾袅袅,她只能作罢,叮嘱少抽,我是顺势作下长远的允诺:五十岁那年一定戒烟。我也同样无法改变她出门拖拉、爱挑一大堆没有用处的便宜货的毛病,只能叹叹气,把头摇。 人活在物质的世界,物质上也多了些。交通工具由二个轮的变成了四个轮的,手机从简单的变成智能的了,柜子里的衣服多了一大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房子倒是没变,盘算着库存总感觉差了一截。人也多了一堆肉,她是娇小玲珑不再,日见丰瘐,我是清瘦不复,变得大腹便便。 再说少的东西,最先想到的是少了浪漫。看过一个故事:一男一女行走,女不小心撞树。男子立马望闻问切,殷勤连连,百般呵护,恨不得把树砍掉,这必然是未婚的恋人;如果男子大声喝斥:“走路不长眼!”,然后才是关心撞得重不重,这无疑是已婚的夫妻。看完,不禁哑然失笑,这不就是自己吗?乡间小路上,皓月当空,月光如水般倾泻,但只能透过林荫斑斑点点地落下,两个身影在朦朦的月色里并行着,对面车辆偶尔的灯光耀得两人都低下头,原本牵着的手也霎时分开。也曾经因秋意渐起,勇敢地脱下外套,温柔地披在她身上;她也曾羞怯地替我拭去夏日的汗珠;冬雪截留过我们的脚印,春花偷听过我们窃窃的私语。生日、情人节这些个浪漫的日子,总要想方设法制造一点气氛,从不多的工资里挤出钱来送上点礼物。是啊,我们也曾经浪漫。但十年了,这浪漫慢慢冲淡了,因为不需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为伊消得人憔悴”,因为不需要“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些说不完的情话,演变成了票子、车子、房子话题,风花雪月变成了柴米油盐,日子过得真实、平和。偶尔有想浪漫的冲动,却鼓不起勇气,似乎这不是我们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原来我们是缺乏了浪漫的勇气,鼓起勇气,去制造些浪漫,偶尔去重走青春路,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黑发少了,多了些白发;皮肤少了些青春的光泽,眼神少了些明亮,这都是自然规律,唯有彼此提醒着健身、饮食。十年中,少了一个亲人,让人感怀人生苦短,必定要珍惜眼前。 十年,写下这些,也算作是一个浪漫之举。期待着,二十年的盘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