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560|回复: 0

豆黄馃的酥香清甜 唤醒记忆深处的年味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1419

帖子

378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89
发表于 2019-4-9 08: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江浙一带是明清徽商活动的重要区域,兰溪又是徽商聚居地,徽州小吃的风味早已融进了兰溪的街头巷尾,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小吃。其中酥香清甜的豆黄馃,在春节时分,曾是老一辈兰溪人舌尖上的回味。

  多年前,要能吃到一个豆黄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兰溪街头已经听不到豆黄馃的叫卖声,更难觅豆黄饼的身影,但这门民间小吃的制作技艺却被年已古稀的赖素贞传承了下来。

  一走进赖阿姨家,一股菜籽油的香味扑鼻而来。赖阿姨在忙着煎新一批的豆黄馃,而煎豆黄馃的油就是喷香的菜籽油。

  据赖阿姨介绍,豆黄馃的原材料就是黄豆粉。选用颗粒饱满的黄豆,炒熟研磨。在研磨好的黄豆粉里参入适量的白糖,拌匀后,这带有清甜味的黄豆粉就是豆黄馃的馅料了。豆黄馃的皮是金黄色的,这是面粉中掺入了菜籽油的缘故。

  馃皮擀薄,抹上一层猪板油,再加入甜味的黄豆粉包好。“包豆黄馃是个技术活,黄豆粉做馅料比较松散,力道掌握不好容易散开。”赖阿姨说,包好的豆黄馃用牙签在周围戳上几个洞,这是做豆黄馃的诀窍。

  早年,徽州人在煎制豆黄馃的时候,为了保持豆黄馃的“形”,会在豆黄馃上放一块圆形的青石。所以,徽州豆黄馃又叫石头馃。现在,赖阿姨定制了圆形的铁饼,待到热锅把菜籽油香味逼出,豆黄馃入锅后,便用铁饼压在豆黄馃的表面,这样既可以压出豆黄馃的形,又可以让馃内的猪板油遇热快速融化,让油香渐渐进入到黄豆粉内。在翻转煎饼时,馃受热会膨胀,用牙签戳过的洞能及时将热气排出,保证了豆黄馃皮与馅紧密贴合的模样。

  不一会儿,豆黄馃出锅了。受热的铁板油融化进馅料中,馃皮在铁饼的压制下紧紧地贴着馅料,一口咬下去,酥香清甜,回味无穷。

  兰溪自古水路发达,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小吃美食。在兰溪经商的徽州商人非常多,徽州豆黄馃作为徽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便流传到了兰溪,成了兰溪人招待宾客的糕点,餐桌上的年味小吃。赖阿姨与徽州也有分不开的联系,“我家里的大伯以前和我父亲是师兄弟。大伯是徽州人,家里很贫穷,过完年回来都要背一些豆黄馃到我们家来。大家吃了以后都感觉到这个东西非常好吃,而且很清口、不腻。那时候的豆黄馃连糖都没有,山里人比较可怜。我吃了以后,感觉这个馃很好吃,就开始慢慢学着做了。”赖阿姨说,从十几岁起,她就开始做小吃面点。

  豆黄馃也叫“徽州馃”,是因为安徽人出来做生意带过来的。“豆黄馃做出来以后不容易坏,而且随时都可以吃,所以,以前徽州人常带在身上充饥。以前的豆黄馃没有糖也没有猪油,都觉得很好吃。”赖阿姨说。为了适合兰溪当地人的口味,老一辈兰溪餐饮人对徽州豆黄馃做了一番改良。赖阿姨曾是兰溪市二轻工业总公司食堂的厨师,就一直将这种改良技艺延续至今。

  民间小吃折射出兰溪特有的商埠文化,文化的延续正需要兰溪餐饮人的坚守与传承。带着一份传承的使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风情节”,到现在的“兰溪美食节”,赖阿姨带着豆黄馃一次次亮相,她让消失的街头小吃重新回到餐桌上,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这道特殊的舌尖年味,让年长的一辈重拾儿时的味道。铁板豆黄馃曾在2018年被评为浙江名点,获得兰溪第六届美食节金奖。

  “我只要能做得动,以后会一直做下去,还要带几个徒弟,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当了一辈子厨师的赖阿姨,对手艺和味道有着不一样的坚守。

  记者沈冰珂/文王萍/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