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73|回复: 0

和尚遇到美女的感觉 宽容才见雨后彩虹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0 15: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尚遇到美女的感觉 宽容才见雨后彩虹 宽容才见雨后彩虹“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紫罗兰的宽容。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我们也需要宽容。宽容是什么?宽广后才可以容纳,心胸宽广了,可以容纳敌人;心灵宽广了
“当你的一只脚踩到了紫罗兰的花瓣时,它却把芳香留在了你的脚上。”这就是紫罗兰的宽容。我很欣赏这句话,因为我们也需要宽容。
宽容是什么?宽广后才可以容纳,心胸宽广了,可以容纳敌人;心灵宽广了,可以容纳异己,海的宽容在于不择细流;山之宽容在于不拒微尘;人之宽容在于理解与忍让。人为什么要宽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点,由于生存的空间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也由于后天各类因素的影响,就造成人的诸多的弱点与缺失,人与人之间以各自不同的背景、文化、习惯、思想进行交流时,就难免产生摩擦、矛盾、甚至怨恨,这样就需要宽容了,如果没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摩擦就产生了燃烧,使人倍受煎熬;矛盾激化就可能带来小到仇恨,大到战争;怨恨难平就引来毁灭性的灾难。
佛云:“忍为世间最,忍为安乐道,忍为离孤独,贤圣所欣乐。”如何宽容?忍辱为高。佛法讲忍的境界为“无生忍”—“安住于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佛教理论把宽容推向极致,即“忍无所忍”,法本无生无灭,缘起性空的,忍与不忍未曾生起,安住于一切处、一切事不生恶心,才是真正的“宽容”,这个“宽”是尽虚空遍法界的,就可以无所不容,乃至到了没有了“宽”的概念,也就没有了“容”的存在了。
宽容与惩罚是截然相反的,而就其达到的目的来看,宽容起到的作用往往胜于惩罚的结果。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当我们处理一般性错误时,采取宽容的态度所收到的效果是拯救性的,宽容对犯错误者是一种震撼,而惩罚是再得体,换来的也是抵触,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当然宽容的范围是在“人民内部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摩擦在所难免,这就要有颗宽容心,互敬互凉、相互理解、泰然处之、一笑了之,这样的结果仿佛雨后彩虹,经历了风雨彩虹愈加绚丽。一味的指责、发难、刁难,可想而知,如同黑云压城,雨转冰雹了,如此的结果总带给我们些许的损失,而且是双方的。不会宽容的人就是“以他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杂志上读到一则真人真事:美国试飞员胡佛,有一次试飞任务即将完成时,引擎突然熄火,飞机失去控制,从高空瞬间下落,地面人员大声惊呼,胡佛以超凡的驾驶技术,冷静的采取应急措施,使飞机安全着陆。当人们检查故障时发现是机械师加错了燃料油,面对胡佛,机械师吓得魂飞魄散,等胡佛的拳头挥向他。而胡佛没有挥拳头,却伸出双臂紧紧拥抱机械师,安慰他说:“为了表示我相信你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我要你明天再为我保养飞机。”不必说什么,我相信机械师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宽容是美德,是高尚的觉悟与情操,佛陀住世时,宽容是闻名遐迩的,成佛后先度敌人成就,弘法时处处宽容那些迫害、诬陷、加害他的人,同时以自己骨肉的割舍,促使伤害他的人有所警觉,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心怀啊?把敌人“宽容”成为朋友的结果是:消灭了一个敌人,多了一个朋友。
我亦凡夫,欲得人格的完成,必以“忍辱波罗蜜”为先导,忍得风平浪静后,才可以加速般若之舟早日到达彼岸。
和尚遇到美女的感觉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总裁,各位负责人,今天讲演的题目是《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感的。人从那里来?佛教讲就是爱。十二因缘中,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是一个链条,彼此套在一起。佛祖也主张,在家的弟子过正常的生活,出家弟子有出家弟子的规矩。佛祖的教导是非常自由的:你愿意出家你就出家,不愿意出家就不出家,但是各有规章制度。
佛教还有个词是慈悲,佛教的爱和慈悲有上什么不同呢?爱是自私的,爱是痛苦的,它是一个人暂时占有欲的满足。就像一个人爱唱歌,爱跳舞,但是他不能蹦蹦跳跳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说,它是一个暂时的感官刺激的满足。就像人身上痒,他用指甲挠一挠,感觉很舒服、很快乐。如果一个人不痒,那么他就不会挠。
佛者,大慈悲心也,佛陀怎么样教导众生在爱的世界里过好自己的人生?佛陀告诉我们,用慈悲去运作爱,用理智去净化爱,用礼法来规矩爱,用般若来化导爱。慈悲是无条件的,是不分对象的,是没有界限的,是没有时间限制的。爱,相反,它是有范围的,有适当的空间和距离的。你是我的父母亲、兄弟姐妹,我就去爱他。出家人把爱升华到慈悲,不仅关心自己的父母,还关心天下所有需要关心的人。不管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他有苦难,只要他有痛苦,只要他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就会按照菩萨道勇往直前,不求回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
佛教的慈善事业,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般若蜜贯穿始终。当一个人有烦恼的时候,爱也是一种烦恼,慈悲是一种智慧。当你感觉到爱带来痛苦的时候,就把心量放宽,想一下慈善事业。你对儿女做的再多,他认为是应该的。他吃饭都很困难,喝水都很困难,连基本的医药都没有,你出一千,出三千,给他打一口水。当他喝到水的时候,那种快乐,你的快乐会超过他。相信我们都有善心、都有善行,都有同样的感受,希望在爱护自己家人的同时,也关心社会上需要帮助、需要爱护的人。
出家人怎么对待情感?出家人也是有情感的,吃五谷杂粮。出家人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行无常、观法无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被这层皮迷惑了。剥落这层皮,每个人都都是我们不愿见到的。当我们的身体受到意外伤害的时候,流出一点血,在身上或地板上,你不会感觉它干净。你眼睛里、耳朵里、鼻子里、口腔里每天都流出很多不干净的东西。把这层皮揭开之后,你就不会自恋,就会对一切众生起一种慈悲心。
真正能看淡物质生活的人是少数,也就是说真正能出家的人是少数;多数人喜欢物质的生活,追求感官刺激和物质享受。但是,佛陀说: 因爱生忧,因爱生怖。 也就是说,当你爱它的时候,你就会怕它失去,产生了恐怖。你会保护它、爱护他,比如你买了一辆汽车,你就会怕他压坏了、怕他被偷了。多一件东西,就多一份担心,就多一份烦恼。所以说就比如人的八万四千根头发,一根是一个烦恼。多一样物质,就会多一样烦恼;多一份物,就多一份挂碍。出家人把它剃了,剃掉所有的烦恼,没有挂碍,什么烦恼也没有。(众人笑)
佛法有比丘道、有菩萨道,中国是大乘菩萨道,不仅关注自己的解脱,而且在闹市红尘中自己坐在那里、如如不动、出淤泥而不染,这是值得赞叹的!(众人鼓掌)
玄奘大师从印度回来后,唐太宗两次劝他还俗、一起治理江山,分半个江山给他,玄奘大师说:我从小是在水里长大的,你现在让我到陆地上生活,我不能适应。你的心计、领导才能我没有学会;我从小就出家,我的使命就是学习佛法、弘扬佛法。唐太宗就不强迫他了。第三次他就让宰相房玄龄大力支持,让他在西安翻译佛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世俗人眼中,有很多人对佛教不了解,认为佛教是迷信,认为出家人可有可无。认为是不是(出家人)没有什么能力才跑到佛门去了?其实大错特错,在唐朝的时候,出家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制度。玄奘大师当时是十三岁,年龄不够,在考场外转来转去,非常郁闷。考官问他:小青年,你在外边转什么?他说我想出家。考官问你多大了?他说我十三。你这么小出家干什么呢?他说弘扬佛法,最终的目标是成佛,现前的目标是弘扬佛法。所以说,出家人有远大的志向,非帝王将相所能为。所以顺治皇帝赞叹: 黄金白璧未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 黄金白璧多、金银财宝多值钱,当然,对大家来说小case,但是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当然,出家人看起来悠哉游哉,其实也很辛苦,为了众生也要刻苦,日夜操劳。希望大家都能理解出家人的那种奉献精神: 不为自己谋安乐,但愿众生脱离苦!
自古,帝王将相、社会贤达、士大夫为什么与出家人交流呢?出家人不会与他争名夺利,不会笑话他、看不起他,不问他今天是平民、明天是官员,永远平等看待,永远是朋友。希望今天在座的我们,永远是朋友!
这次佛法的大门为大家敞开了,希望清华大学国学班的总裁们、总经理们来到佛教圣地,沐浴佛的智慧、沐浴佛的阳光,相信这次长安之行、 长安悟佛禅 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关于佛教与情感,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佛陀的格言》。薄薄的一本,网上就能搜到。另一个是《建设佛化家庭》,关于佛陀怎么教导在家弟子:先生怎样爱太太,妻子怎么爱丈夫,父母怎样爱孩子,母亲怎样爱女儿,怎么和邻居相处,怎么孝敬父母。佛陀是大慈悲的、佛陀是大智慧的,我们能接受佛陀的教育是幸福的。
再次祝愿大家进步吉祥,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