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来信诉说:“我的降生20天了,我先生特别喜欢她,一下班就抱着她,贪看她的睡容,我却并不喜欢抱她,而且像喂奶、换尿布、哄睡觉这样的‘功课’,我都是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连我先生都怀疑我天生母性不足,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天生母性不足,为什么有些新妈会有此疑虑? 小标题1:为什么有些新妈会有母性不足的倾向?
●现代男女平等,令新妈的母性觉醒较迟
传统社会一直将母性视作女人的“本能“,女在过程中,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她将来如何成为“贤妻良母”来设定的,而今天,许多新妈妈从小接受的教育与男孩子没什么两样,她们从小被告诫必须在上胜人一筹,必须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才能争得生存的一席之地。不少新妈妈小时候的,是挑战的拼图,而不是温柔甜美的洋娃娃,这一切,都决定了今天的新妈妈母性的“蛰伏期“较长。所以新妈不必因为自己无法立即爱上宝宝,而诱发强烈的罪恶感。
● 童年经历影响新妈的母性觉醒
发现:“母性觉醒“较迟的新妈妈,与自己的妈妈(宝宝的外婆)在情感上一般不是很亲密,新妈妈在孩提时代都有过被寄养的经历,她们往往不是跟着自己的长大,而是被祖辈或亲戚带大,她们缺乏对母爱的感性和言传身教,这样的新妈妈与自己的宝宝母爱情怀会相对困难一些。
●完美主义倾向的妈妈,一时难以接受宝宝
许多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妈妈,一时也会难以接受的容貌和个头。虽然新妈妈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看孩子不像自己,“长得又红又皱像小老头”而在上一时难以接受他,但现实情况确实如此,这可能是新妈的攀比心理在作怪,那些长得特别好看的宝宝,往往容易被妈妈接受。
小标题2:唤醒母爱,亲亲小
● 做妈妈的感觉,需用培育
当你陷入母性不足的焦虑时,请不要担心,时间会慢慢抚平你的焦虑。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新妈的母性“蛰伏期”会较长。在专家提供的案例中, 一位“母性觉醒”较迟的妈妈,硬是等到女儿满11个月,第一次叫“妈妈”,她才流出欣喜的眼泪,感受到当母亲的喜悦。多年以后,这位妈妈还清楚地记得女儿的叫声撞开她心扉的那一刻,她说,宝宝的发音很古怪,就像哑巴重新开口,但就是这含糊不清的“妈——妈”,让她热泪盈眶,解开了她的心结。
●新妈以过来人感受,更加感恩自己的母亲
新妈经过过程,会对母亲的艰辛和伟大更加理解,也可更加感恩自己的母亲。国外的一些产科医院鼓励有过寄养经历的新妈妈,与自己的妈妈在产床前和解;鼓励她们互相拥抱,通过拥抱和抚慰,给予新妈以力量与温柔,令她们解开多年的心结,从而接受自己的宝宝。
● 新妈与宝宝朝夕相处,自然爱上宝宝
由于自然生产的产程较长,妈妈经历了太多的疼痛和挣扎,这种痛苦经历也可能抵消了一部分初为人母的喜悦。但是别担心,根据案例显示,三个月后,接生的医生对所有产妇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她就会发现,经过近百天的朝夕相处,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已视自己的宝宝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