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我不惜花这么大的代价让我孩子进这所名校正是看中了其中的人脉及学校的教育资源。”我问她然后呢?她说这样我的孩子将来会有更大更高的发展空间。我又问再然后呢?她想一想说或许可以出国,不出国在国内也会有一个好的起点,不至于像自己这样一辈子呆在小地方。
很多人只知道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那句最励志的教育名句: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却不知道龙应台的另一句话:“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那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满满的爱的关怀。当安德烈提出母亲是否能接受他的平庸时,龙应台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在当下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我们与龙应台的教育价值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乎的是孩子能在激烈的残酷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甚至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的一辈挤身上一个阶层,而她在乎的更多的是孩子自身的天性使然,释放自己的个性得到心灵的需求。不是说我们的教育有何不对,只能说我们的教育还不能达到他们的那种水平层次。我们断章取义了她的话,但我们的教育结果却是大相径庭的。安德烈希望能被自己的母亲用一种熟悉的“别人”的态度来与自己对话。在承认自己的儿子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的时候,龙应台应对的智慧是一个母亲撇开自私的占有欲后的宽容与放手。不断的反思自己,压抑自己过盛的母欲,展现无私的母爱。而反观今天的我们很多却是想拥有更多的孩子的空间,以爱的名义逼孩子学得更多,要的更多。
看德国电影《托尼。》虽然听不懂德语的我犹如听圣经般想打瞌睡,可是我还是被影片中的那个爱女心切的父亲所打动,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位衰老孤独的父亲的形象,却还在不断与快递开着玩笑,保持幽默那是老人的人生格言,当老人发现自己的女儿偏离了生活的真正意义的时候,他不惜被厌恶留在了女儿的单位,企图用自己的黑色幽默感化自己的女儿,父亲问女儿你幸福吗?女儿反问父亲你保持的那些所谓的幽默给你带来了什么成就?在一次次的相处中女儿终于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最终女儿与父亲拥抱在一起,生活不应该是抛弃一切追名逐利,乐观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才能活得更有价值。
于是,我想,难道孩子一定得挤身上流社会,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才能生活得幸福吗?我们以自己的角度给孩子设定了将来,那个将来是否是孩子想要的将来?最重要的是他(她)在这个过程中会快乐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