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337|回复: 0

户外摄影,你得懂点“内幕”

[复制链接]

508

主题

508

帖子

152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526
发表于 2019-4-13 22: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你爱上运动的那一刻,你就进入了一个十分微妙的系统。你会关心哪款鞋子最适合攀登,你会关注哪种饮料最适合携带,你会关心哪个型号的相机能拍出最美的照片。户外运动和,从来都像是一对双生儿,我们习惯了看见穿着服的人扛着大单反的样子。但爱运动的你,真的了解户外摄影的奥妙吗?什么样的旅途选择什么样的相机,什么样的心态决定拍片的效果……让专家们告诉你吧。
多记录过程少拍风景
很多人搞户外摄影都喜欢拍摄景物,或者是和什么景点合影,按一下快门,表示这个地方我也来过,而对于人文的东西涉及的不多。我们去户外是怎样生活,怎样穿越,怎样吃饭睡觉,怎样应对各种困难,遇见了怎样的风土人情,这才是镜头最该记录的东西。想找风景照片网上到处都是,而且自然风貌几十年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唯一的,这一瞬间你没能记录下来,下次同样地点同样的队伍,也会有不同的感觉了。
在这里我想讲个我的故事作为教训。2002年我在可可西里做志愿者时,觉得风光非常美,就花费了自己80%的精力去拍藏羚羊、牦牛、风光等照片,却没有将重点放在周边的人身上。当时正值2002年韩日世界杯期间,保护区内巡山的志愿者看不到电视,只有一个坏了的广播,大家非常想知道中国第一次进入世界杯的表现,于是东找西找找来铁丝做成简易天线,拿着收音机满屋子转找信号,歪着耳朵努力搜索频道,隐隐约约能听见直播,杂音比有用的声音还大,即使这样几个球迷围在一起就兴奋得不行了。由于杂音太大,满屋子人都不敢说话,走路也都静悄悄的,后来一个志愿者听着听着实在憋不住去上了个厕所,结果比赛结束的比分没听见,懊悔了好长时间。我现在说得出这样的画面,却没有任何的影像资料记录,那样的画面才最能体现志愿者的生活,时至今日藏羚羊和牦牛都没变,可可西里也还是可可西里,但是那样的艰苦岁月,那样的感情却再也无从去寻找了,这是我很大的一个遗憾。
还有1989年我进藏拍的一系列藏民生活照片,当时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多拍拍风光,我笑而不语。二十几年过去了,还是那么神圣的地方,布达拉宫还是那个布达拉宫,但是藏民的生活、打扮和思想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地方,我那时拍的照片也将那个历史定格成永恒。
所以我建议户外的人,一定多拍一些人文的片子,那才是那个时代,那个地点唯一的东西,遇见美丽的风景当然也要拍,但是你要永远记住,随便哪个地方的一草一木,建筑石头都被别人拍过无数次,而走在特定地点的特定的人,你一辈子只能拍下这一次。
轻装上阵,安全为主
对于为了摄影去户外的人来讲,带上高级的相机和各种镜头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不以拍照为目的,更注重过程的人来讲,轻装上阵保证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其实他并不是非常懂相机,但是看到朋友都拿着单反,都有很昂贵的镜头,自己也非要买回来。去爬山去徒步的时候他们也不考虑重量,咬着牙背着单反带着镜头出发。本来推荐带的随身物品就是20公斤,他一个相机和镜头就占了不少重量。带来的结果只有两种,要么牺牲带更有用东西的机会,要么行囊超重,给自己增加负担。
就我自己在户外的经验来看,如果不是专业要拍到特定的景象和意境,就是普普通通记录生活和路过的风景,最合适的就是轻薄的卡片机或者微单。但是如果你想拍一些专业的照片,也要根据需要携带镜头和单反,没必要长枪大炮都备齐。
我建议大家去户外摄影首先应该明确自己要拍什么,如果是拍滑翔伞、哈雷摩托在路上飞驰之类的动态,就带上变焦镜头。如果是拍全景,体现广袤的特点就带上广角镜头。根据需要携带镜头即可,没必要将所有装备带到户外,那样反倒容易让昂贵的器材丢失或者磨损。其次一定要了解这项户外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了解特点之后便于分配体力,也便于根据运动特点拍出好照片,更重要的是充分了解这项运动才能在拍照时保证自身安全。
摄影也要根据体能
以前听说过这样的事,摄影爱好者跟着户外登山,看到美景就想停下来拍几张,结果拍好了照片也掉队了。他只能跑着去追赶大队伍,几个回合下来,摄影爱好者已经是精疲力尽,后程的照片拍不好不说,连自身安全都成了问题。
2009年6月,我和朋友组团去徒步穿越贡嘎雪山,同行的还有一位来自客网站的知名摄影驴友—老猫。我们主要是为了摄影去徒步的,所以器材带的很多,海拔达到6000米的时候,我们都有高原反应,雇了马帮帮忙驮着器材。但是武汉老猫为了找到好的角度拍摄雪山,自己一个人背着摄影包东跑西颠爬上爬下,拍好片子回来嘴唇都是乌紫色的。晚上休息时他发烧烧得神志不清,见他太拼命我们都劝他先回去,但是他不听。2010年的时候噩耗传来,他在穿越香格里拉的时候为了拍照太拼命,高原反应太重,死在了山上。
我当时听说这个消息也震惊也淡定,他如果能不那么痴迷摄影,也许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结局。我最想告诉“摄驴”(摄影驴友)的是,摄影户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这样才能出好片子,也才能安全把片子带回来。
首先最好是选择对自己体能比较熟悉的圈子,其次圈子里最好有几个人比较喜欢摄影,遇见想拍的东西大家可以一起停下一起拍,不至于掉队后紧赶慢赶也赶不上,再次就是出行之前定好路线,提前和收队打招呼,让收队等等你,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走,最终在约定地点会合就好,最后就是,拿了很重的摄影器材做户外运动消耗要比纯粹玩户外的人多,你可以多带点巧克力和坚果类,随时补充体力。
现在“摄驴”经常跟着户外爱好者走线,出发前制定路线,哪天必须到达哪里,有点公司几日游的感觉,这样很不利于拍出好照片,尤其是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你不走近他们,不了解他们举起相机就拍,或者你抓不住他们的精髓,或者你会惹怒他们。我推荐“摄驴”走点,定点一个地方,到了多待几天,多了解之后拍出的片子一定和走马观花是不一样的。
永远记住尊敬自然
你说你是摄影师,你说你是资深驴友,你能在旅程中拍到绝美的照片,但是如果你不尊敬自然,你也不配做个被人尊敬的人。
2012年我去可可西里做志愿者,在那里学到了很多很多,我以前觉得能拍到好照片是最重要的,但是在那里我学会尊敬。从5月开始,可可西里渐渐转暖,大量游客开始了进藏游,我们也耳闻目睹了种种不文明的行为。来来往往的游客告诉我们,南线随处可见丢弃的氧气瓶,上山下山的人都要躲着走。在青藏线上,有数不清的红牛饮料罐,青藏线两边的冻土原本不会融化,但是有了这些吸热的罐子在旁边,很多冻土开始有了融化迹象,一旦完全融化交通要道可能会塌陷。在可可西里,我们也真正见识到了很多游客的行为,为了拍摄牦牛的一个特写,特地用惊吓等方式赶走其他动物,导致平静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对人类起了防备。为了拍摄某种植物,将其连根拔起或者人为造型。看到藏羚羊群觉得新奇,对着它们大呼大叫,五六月份藏羚羊在怀孕期,被人惊吓到拼命逃开会造成其流产,甚至日后难产死亡,这样的场面,拍出来都让人心痛!
做志愿者时,更直观的心痛就是垃圾,游人留在可可西里的垃圾主要是易拉罐、塑料瓶子和各种各样的垃圾袋,这些垃圾由于无法降解,长时间无人去捡的话,就会对高原环境产生污染。志愿者最多时一公里能捡拾30斤的垃圾,面对两三天就能堆成一座重达数百斤的垃圾山,索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在心痛之余,也只能无奈地将其焚烧,虽然明知焚烧也会污染高原环境,但受制于过大的运输成本只能采取这种办法。
而这一切的一切,本来可以不发生。我认为一个真正好的“摄驴”不仅要技术过硬,体力好,更要懂得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要拍就去拍动植物最原始的状态,拍好之后收拾好自己的垃圾,别让后来人拍到的只有垃圾堆。搜索
复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