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5307|回复: 0

从兰溪地名故事中挖掘人文价值

[复制链接]

377

主题

1433

帖子

38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38
发表于 2020-4-12 23: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名,是人们赋予空间上某一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者居民点的专有名称。但地名并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语言符号,它往往凝蕴着地方沉厚的历史,折射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地名的诞生,总是深深烙着那个时代的印迹,具有它固定的涵义;它的衍变则承载着历史的变动、地理的变迁、地方的风俗习尚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地名同语言、历史、民族、民俗、地理、宗教等文化现象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地名文化即以地名为载体,通过地名的形成、变迁、结构、内涵等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各种文化,是地名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可以说,地名是文化的镜像,是文化的载体,记载传承着各民族各地方的历史文化。在众多地名文化现象中,地名故事常常记录着一段具有浓厚地方气息的历史,或者寄托着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人们通过口头相传,使地名凝聚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如位于兰溪市东北部的梅江镇,东接横溪镇,南边金东区,西邻马涧镇和柏社乡。“梅江”不是因江得名,而是因宋代户部尚书、抗金名将梅执礼而得名。在梅江一带世代流传着梅执礼英勇抗金殉国的故事,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已成为梅江人民永远怀念的一种传统。梅执礼是北宋年间的进士,授常山尉,未赴任。敕令删定官,转任《九域志》编修。后历任武学博士、国于副业、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累官至礼部侍郎。钦宗即位,召为户部尚书。时金兵入侵,军用不足,执礼建议宫中经费改属外朝掌握,月省银30万两。金兵围京师,劲皇上亲征以励士气,结果被用事者所阻。徽宗、钦宗二帝将入金营,奋力谏阻,不听,京师失陷,二帝质于金营。执礼托兄弟赡养父母,毅然与诸将商议,计划夜袭敌营救回徽宗、钦宗。遂借赈给为名,与吴革、赵叻等秘密联络军民,数日间得10余力人。因奸党范琼泄露兵机,未获成功。靖康二年(1]27)二月,汴京失守。金以二帝为质,向宋勒索大量金帛时,执礼与同僚陈知质、程振、安扶假意周旋,拒不缴纳。金师胁迫从命,执礼等答道:“百姓空虚,无从征集,故难从命!”即遭砍杀。
       有的地名故事很可能是人们根据实景想象创作而得以流传的,这种地名故事不仅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更是表达了人们一种施恩图报的思想,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兰溪市著名的白露山,它的起名由来就流传着这样一则民间口头传说的故事。很久以前。黄店邻近有座无名之山。这山里经常有个老人来砍柴,卖了柴后,就把钱分给穷苦百姓。一日,老人又上山了。不小心一脚溜去,从山顶滚到山脚。围在身上的一块汤布,让树枝勾住了,也从山顶一直挂到山脚。老人从此不见了,村上有些年轻人上山去寻,抬头一看,哎!从来没路的山上,竟有一条白色的山路了,这一下,村里穷百姓们便传开了:说砍柴老人一定是个神仙。大家想起老人经常救济穷人的事,便在山顶上造了一个大殿。一日,有个县官到殿里来进香,没到山脚就碰上一阵大雨,只好在黄店避雨。等雨停上路,来到山脚,抬头一看,哟!山上竟有一条雪白的瀑布,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山路。到了殿里,住持和尚晓得县官来,很高兴,连忙吩咐小和尚拿来笔墨,请县官留幅墨宝。县官没有推辞,想起路上看到的情景,就提笔一挥,写了“白露”两个字。从此,这殿便叫做“白露殿”,这山就叫“白露山”了。
       有的地名故事虽然是一种神话般的传说,但从中反映了人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如关于洞源村和白坑村地名来历的故事就带有神话色彩。说的是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个神仙下凡来修福。他剃着光头,穿一套破衣裳,背一个破袋,脚上套着双开口的鞋,柱着拐杖。他来到山村的一户人家门口,朝主人合起双掌,不住地念“阿弥陀佛”。主人一看是个疯癞和尚,便想走开。和尚道:“施主行行好,讨口茶喝吧。”主人回答:“讨茶?我自家都没茶喝呢!”说着就走开了。神仙来到另一户人家:“家主,修修福吧,给我口茶喝。”“没有,换户人家吧,”神仙一连走了好几家,主人都勿肯打发一口茶。神仙想,我下凡来想修修福,做点好事,想勿到竞撞勿见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念道:“滴水无有庄,阿弥陀佛。”说着,将手中的拐杖朝下点了三点,村中溪道中的水就都勿见了。从此,这村就叫做“白坑”。
       且说,这和尚离开这里,来到另一个山村。他依旧挨家挨户,合掌念佛,磕头讨茶,不料这个村的人对他却不大一样。家主一见是个穷和尚来讨茶更爽快地倒了杯凉茶,双手捧着递给他:“喝吧,喝吧!”换一户人家也一样。走了好几家,都是满面笑容、尽心应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当这和尚走到最后一户人家时,听见屋里有人在呻吟,晓得是有人得了重病,便走上前去说:“家主,如果信得过,我来给你家人看一下。”主人一听,和尚能看病,连忙说:“多谢师父,多谢师父!”说着就把他请到病床前。和尚给病人搭过脉,伸手在病人胸口拍一了下。啊,病人坐起来啦!听说和尚手到病除,看病如神仙,村里人都赶来了,这个说要请他去吃饭,那个说请他去喝茶。神仙十分感动,说:“谢谢诸位!实在当不起,我想在你们村修修福,做点好事。且问,你们要小的秤,还是要大的秤?”大家交头接耳,七口带八舌,认为,大秤比小秤顶用,就齐声道:“老人家,我们要大的秤。”神仙听了,将手中的拐伏朝上点了三点,摇身一变,化成一座高高的石灰山,那嘴巴化成了一个水洞。白坑溪中的水就从这水洞里流出来了。从那以后,这个村就取名为洞源。村里的百姓就做起了开山采石烧石灰的行当。



作者:鱼米之王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6d9c045edcc7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