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兰溪人民表示不服气,单单一部《舌尖上的兰溪》,那就能拍好几个系列! 这真不是夸张,兰溪的小吃各具特色,在吃货们的口口相传中,逐渐形成了糕点类、小吃类等不同品种,传统也演变出了新花样。
这些让人“心心念念”、 “欲罢不能”的美味小吃, 你最想吃什么呢? 先别急着回答, 这些美食,数数你吃过多少? 水米糕 黄店镇芝堰村的水米糕,是一种地域特产,区域范围很小,只限于芝堰、新叶、殿口附近十几个村庄。经历浸米、磨浆、混和、发酵、 蒸糕、点色等工序,成品水米糕色彩鲜艳,香味诱人,色洁如玉,风味别至,糯而不粘,甜而不腻。 柴叶豆腐 东皋心越禅师,是永福寺历史上的一位传奇高僧。在旅日前,独爱吃柴叶豆腐,并且也喜爱亲手做柴叶豆腐。搓净豆腐柴叶子,将叶子汁液取尽形成绿饮,之后用沙袋过滤绿饮,并根据个人对软硬口感的喜好添加适量清水,同时,取稻草或柴火的灰用开水浸泡形成草木灰碱水,用草木灰碱水将绿饮凝固成青绿色的冻状物质,俗称柴叶豆腐。 云片糕 云片糕其名称是由片薄、色白的特点而来的。质地滋润细软,犹如凝脂,当你启封一块如小十六开书型的云片型的云片糕时,那雪白如云的颜色,清香扑鼻的气味,令人赞叹不止。撕下一片送进口里,即如雪花溶化,轻轻一嚼,那清甜细腻更是令人陶醉不已。 肉沉子 肉沉子是游埠的传统美食,汤甜、蛋嫩、肉鲜,是早期在困难时期,游埠丈母娘在女儿回门时用家中土鸡蛋加肉沫,为女婿精心准备的点心。做肉沉子,非常费精力,需要精湛的技术,一个蛋黄里面要放一两肉馅。这道小吃,现在会做的师傅也不多了。 肉圆 码放在蒸锅的荷叶上的肉圆经过大火蒸煮,荷香四溢,15分钟后熟透的肉圆呈半透明状,犹如玉脂,香气扑鼻。 角带酥(兰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角带酥是一种烘焙类食品,旧兰溪常常当作走亲访友的礼物。角带酥以面粉、白糖为主要原料,以菜油、苏打粉,饴糖为辅料,经过多道工序烘烤而成。一般烘焙一刻钟后就可以食用,为了达到更好的酥脆口感,需要让角带酥贴在炉壁用文火烘烤八小时以上。 观音豆腐 传说祁门古时发生饥荒,观音菩萨得知后,便教人们采摘一种野树叶,做成豆腐充饥,观音豆腐因此得名。这种野树名叫腐婢,摘其当年新发的嫩叶,洗净后倒入清水里,用手揉搓成糊状,再用干净布过滤掉叶渣。然后取草木灰适量,用水调和均匀,亦过滤成灰水。将灰水倒进叶汁中,边倒边用筷子搅动,叶汁渐渐变稠凝固,豆腐即做成了。 杨梅馃 杨梅馃是用红糖、芝麻等为馅的糯米粉团子,外面粘上染红的糯米蒸制而成,蒸熟后其外表鲜红如杨梅,壁粘柔且馅香甜,里面还藏有略高于标准大气压的气体,吃的时候偶尔会有“噗哧”声。 小麦铃 小麦铃”是兰溪梅江的一种特色小吃,顾名思义,是一种面食,中空,像个小铃儿一样。“小麦铃”又称“米筛爬”,和好面粉后,切成条状,摘成一小粒一小粒,然后放在米筛上边摁边往前滚,就形成了外面有凸纹、内里中空的“小麦铃”,看上去颇为好看。 回回糕 逢年过节,喜庆日子,婺州乡亲之间馈赠就少不了“红回回”,以示吉祥美好。传统配方基础上增添优质豆粉以改善口味,天然红曲素健康环保,糕皮红色,寓意吉祥如意,产品香甜滑润,绵软可口。 鸡子粿 鸡子馃也叫鸡蛋饼,是兰溪的传统名点。在放入瘦肉、豆腐和葱馅的油煎饼中,灌入一个打碎调味的鸡蛋,熟后各种馅结成整体,入口醇香鲜美,深受食客喜爱。 芡实糕 芡实糕是一种松软的传统特色糕点,主要材料有鲜芡实、大米粉,辅料有白糖,其经八珍糕演变而来,是一种老少皆宜的中式糕点。 乌饭粽 做乌饭粽首先要从山上摘来乌饭树叶,在石臼里捣碎,将浸出的液与糯米浸染成灰黑色后,加馅,再用粽叶包裹成粽子。刚刚出锅的乌饭粽子剥开粽叶后糯米呈深紫色,亮晶晶,锅盖一开,便能从腾腾热气中闻到树叶的清香,特别美味。 老桃酥 相传,有一位农民做陶工,将自家带来的面粉搅拌后直接放在窑炉表面烘焙,由于其常年咳嗽,平日常有食桃仁止咳习惯,故在烘焙时候会加入桃仁碎末。其他瓷工见此法做的干粮便于日常保存和长途运送瓷器时候食用,便纷纷仿效,因此取名“桃酥"。 麻糍 金华人有冬至吃麻糍的风俗,麻糍是别具一格的一种糯米食品,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看着看着,就流下了“哈喇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