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在线|lanxi.online|兰溪新闻|兰溪在线|兰溪论坛|兰溪信息|兰溪网|兰西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社区广播台

查看: 40863|回复: 0

壮哉!兰溪男儿的血性,《八佰》中的兰溪壮士!

[复制链接]

364

主题

1392

帖子

369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691
发表于 2020-9-7 14: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影《八佰》热映,这两天,兰溪人的朋友圈也被一条信息刷屏,“四行仓库兰溪三壮士!”。而在记者采访和线索搜集中发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中,不仅仅有多名兰溪男儿浴血奋战的身影,也有兰溪籍记者以笔作刀,记录历史、激励国人的故事。
3.jpg
淞沪会战中的兰溪男儿
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二连排长 蒋警(蒋誉)(战亡)
第五二四团 舒光苟 (战亡)
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二连战斗兵 章渭源
第五二四团第一营二连战斗兵 唐柏年
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副营长 唐焕文
战地记者 曹聚仁
“壮士”章渭源
兰溪甘溪乡(黄店)下章村人
据发出这条信息的兰溪市政协副主席陈兴兵介绍,在由兰溪市政协主编的《兰溪文史资料》第六辑至第八辑上,有抗战老兵章渭源三篇回忆文章《回忆上海“四行仓库”的抗日战斗》、《八年孤军生活(上)》和《八年孤军生活(下)》。
4.jpg
【文史资料】
5.jpg
【手稿】
章渭源,百度百科词条上有一句简单的介绍:“隶属于陆军第八十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是谢晋元等八百壮士英雄群体的一员。”在他发表在1988年《兰溪文史资料》第六辑上的回忆文章中说:“我是浙江省兰溪市甘溪乡下章村人,现在七十二岁。一九三七年三月在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二连当兵。”
1937年上海“八一三”战役发生,22岁的章渭源随军在闸北一带作战。他所在的陆军第八十八师由一个师的直属部队、两个步兵旅、两个补充团组成,是当时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之一。
7.jpg
8.jpg
【谢晋元】
德械师,武器相对好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在于官兵素质都很高,不光是军事素质,也包括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八百壮士浴血奋战记》一书中,也有专门提到章渭源----“二连三排的下士章渭源,参军前在浙江兰溪老家读过五年书”。
9.jpg
【章渭源】
据章渭源的儿子章建民介绍,读过书的父亲,在队伍里当过文化教员,编排文艺节目,帮战友写战斗前的遗言。而章渭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写的回忆文章,则更细致详尽地记录了自己亲历的五二四团 “四行仓库”抗日经过。
章渭源儿子 章建民
父亲是亲眼目睹的,战友绑着手榴弹,绑了六颗手榴弹,从三楼跳下来,他是亲眼目睹的,当时炸了两个坦克。
战友身绑炸弹和手榴弹,从窗口一跃而下跳在敌人坦克上,女童子军杨慧敏赠旗等细节,在电影《八佰》中已经得以艺术重现。但其中还有一个日寇抢尸体的细节,电影中没有体现,却让人十分解气。他写道:“战场上死气沉沉,一片萧煞景象。遍地敌尸,残肢断腿,血渍模糊。他们生前远渡重洋来到我国领土上,奸淫掳掠,烧杀抢夺,无恶不作;这是恶贯满盈罪有应得的可耻下场。但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急着要把它们化灰运回国去与家人‘团聚’,同时向天皇‘请功’。担架队不敢前来送死,却驱逐一群军犬前来拖运尸体。这些军犬,受过严格军训。在战场机灵警惕,能够利用地形,随机应变,却也被我哨兵发现,机枪一响,立即遭到和它们的主子同样的下场。”
白刃见血战死疆场
兰溪柏社蒋排长
在章渭源的文章里,还记录了三个兰溪同乡和金华籍班长的名字。
章渭源所在班班长名叫钱振华,“十月二十六日深夜,天空没有月亮,没有云,繁星点点……远处战场上的枪炮声已逐渐静寂下来,只有我们一营阵地上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仍在断断续续地响着。这时我班接到逐级下达的撤退命令。在班长钱振华(金华市人)的率领下有秩序地赶到四行仓库集合。”
文章中花较大篇幅记录了二连其中一个班的班长,兰溪人蒋警英勇抗敌直至最后牺牲的壮烈场景。
10.JPG
“训话毕,营长立即布置各连任务,加筑工事,争分夺秒,进行战前准备。并在二连中选派两个班,由蒋警(兰溪市柏社人)班长率领,把守四行仓库前方(现晋元路)以便监视敌军行动。”
“团副的传令兵送命令来了,蒋警班消灭两次来犯之敌有功,蒋警升任排长,其余各升一级并传令嘉奖。”
“果然不出蒋排长所料,前方尘头起处,敌人又向我军发动第三次进攻。人数增至百人左右,并配有一辆坦克。耀武扬威地向我军阵地开来。蒋排长根据敌情,向仓库方向鸣枪报警,使守在仓库的主力有所准备。谢团附早在楼上窗口瞭望,看着敌人渐渐地逼近我军射程之内。蒋排长作一下手势,早已重新部署的火力,一齐喷射出无情的火焰。遭到阻击的敌人一时陷入混乱状态,但马上清醒过来,分散从两侧进行反扑。被我机枪火力压住不敢抬头。”
“大家掷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蒋排长大吼一声‘杀’!战士们拿起枪刺从战壕中一跃而出,与敌人展开了面对面的白刃战。排长象一头被激怒的雄狮,挥舞着刺刀,左右两下刺死两个,正拨出刺刀刺向第三个敌人时,敌人成群地围住了他,背上被敌刺中,血如泉涌,染湿了后衣襟。他咬牙切齿用尽浑身最后的力气,回转身来刺入一个敌人的胸膛,终因流血过多,力气不支,又被敌人捅了几下,倒在血泊中。”
而在有着兰溪“太史公”之称的胡汝明编撰的《抗日救亡在兰溪》一书中,清晰地记录着两位1937年战死四行仓库的烈士名字,一位是兰溪柏社柏树下的蒋誉,一位是黄店朱家樟坞的舒光苟。同是柏社人,“蒋警”和“蒋誉”极可能是同一人。
同乡战友唐柏年
老虎桥监狱死里逃生
而在章渭源文章中提到的另一位兰溪人,则是同在五二四团一营二连的战斗兵“同乡夏唐村人唐柏年”。夏唐村和下章村相距不远,都在黄店镇。
据唐柏年的儿子唐志朝介绍,他也曾听父亲说过抗战历史,电影中第五二四团奉命从四行仓库撤退到租界时确实非常艰难。
唐柏年儿子 唐志朝
虽然只隔了一条街道,但日本人那个机枪,把街道封锁掉,非常非常密集的火力,不让部队撤回来。父亲他们趁敌人换弹夹的时候,用几秒钟的空档,突围出来。
撤退到租界后,“八百壮士”失去自由,处于一个软禁的状态再次沦为孤军。他们被关在铁丝网内,不能出大门一步,铁的武器没有了,最后剩下来的只有精神。
唐志朝说,父亲对他说的几个细节让他一直记忆犹新。一个是软禁的地方坑坑洼洼,只搭了几个帐篷让官兵居住。另一个是在软禁期间,谢晋元一直让战士正常出操、升旗。在刚开始升旗的时候,租界方没有反对,后来因害怕日寇进行了阻止。谢晋元先是每天带头,向空中敬礼,进行“精神升旗”,后来通过一次武力抗争,租界方终于把旗还给了五二四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上海租界也被日寇占领。“八百壮士”被鬼子分散到国内外去做苦力,唐柏年被押送到南京老虎桥监狱当苦力,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唐柏年儿子 唐志朝
有一次父亲生病了,日本人不让医治,反而继续让他干活。后来日本人以为父亲死了,就把他扔到死人堆里。这个时候有一个战友,知道父亲还活着,深夜时偷偷爬出来,把喂马的马豆喂给父亲吃。这样,父亲被战友救回一条命。
唐柏年被救活后,逃了出来,几经辗转,在江苏参加了抗日游击队,直到1946年,才回到家乡兰溪务农,也一直没对家人说起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11.JPG
【谢晋元章】
12.jpg
【四行孤军章】
98.jpg
【荣誉证书】
1995年,唐柏年了解到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在寻找四行仓库抗日有关的资料,从家里木柱子的缝隙里,把自己作为抗日敢死队的证明——“四行孤军”纪念章和“谢晋元纪念章”拿出来,捐献给纪念馆,成为纪念馆里珍贵的文物。
99.jpg
【唐柏年和儿孙们】
“八百壮士”章渭源、唐柏年的儿女们,都没有到过父辈流血过的上海四行仓库。在采访中,唐柏年的儿子唐志高说,到四行仓库实地看看,看看累累的弹孔,看看被时光侵蚀发黑的父辈流的血,是他们一生的愿望。
因伤下火线的副营长唐焕文
战地记者曹聚仁
在章渭源所写的《回忆上海“四行仓库”的抗日战斗》一文中,其中有位副营长唐焕文,考证起来也是兰溪黄店人。
100.jpg
据唐焕文的孙子唐向明介绍,小时候他从父亲那里了解到,爷爷参加过四行仓库的抗日,因大腿负伤、耳朵震聋,无法战斗下了火线。而章渭源是他的表大伯,也经常来看他。在章渭源的文章里,也同样写到:“当时我们五二四团团长韩宪元已阵亡。团副谢晋元(后升任团长)和一营营长杨瑞符挑起指挥作战的重担。还有一位副营长唐焕文,在反攻时臀部负重创,耳朵被震聋已下火线。”
而在《我的父亲谢晋元将军》一书中,提到唐焕文,则是在“八一三”战役开始的时候。“十天后从第一线换防下来,在宝山路的一座教堂周围做工事、掩蔽部。刚做好,唐焕文副营长来检查,说掩蔽部队不符合要求,必须迂回曲折,有两处进出口,他们赶紧重做。”
这样, “八百壮士”中就有3人来自兰溪黄店镇。
而与四行仓库抗战有关的,还有一位兰溪人,他就是著名的战地记者曹聚仁。
101.JPG
【曹聚仁】
据《大公报》报道:曹聚仁持笔从戎,欲担当起抗日战地记者,正是从一九三七年八月七日,驻防无锡的第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在旧上海四马路(即现在上海的“福州路”)请他吃印度咖喱鸡饭,饭后品茗叙谈时局而引发的。枪杆子孙师长告诉他“依我看,抗日战争已成定局”,笔杆子曹聚仁点头就回话“全面抗战一旦开始,我想上前线去,做个战地记者”。心有灵犀一点通,两人同时说“一言为定!”两天后,孙师长回到无锡就接到动员令,八月十一日奉令率第八十八师向上海挺进,十二日前哨已抵北站,同时第八十七师也抵江湾车站,翌日就爆发了“八一三”战事。
曹聚仁被《大晚报》总编辑聘请为战地记者。但他上前线则以个人名义驻到孙元良的司令部,新闻发布由曹自己担当。这样,他除了供稿《大晚报》,而且给《申报》、《立报》等处发新闻。由此改变了日寇方面每天抢先发布五六次新闻,反而在宣传上中方做到了后来居上。曹氏自信所写战史“真实性之高,决不在欧尼.派尔(Ernie Pyle,《大战随军记》作者,美国著名战地记者)之下”。他任随军记者后半个月,孙元良的司令部第五次转移,搬到了举世闻名的“四行仓库”。曹聚仁依旧和参谋处长同住一室,一住就住六十天,“战场情况瞭如指掌,写起新闻来得心应手”。他向外发的两个月电讯几乎每日都是上头条新闻。
而据大公报的这篇报道“电影《八百壮士》激动人心的重要情节是女童子军杨惠敏从苏州河泅水送进那面旗在四行仓库上空飘扬。事实上她是与曹聚仁一起从杂货店的后壁爬进去,先后不过十多分鐘,进了仓库,向孤军献了那面旗。”
102.JPG
【中国抗战画史】
四行仓库保卫战,给中国百姓以兴奋与安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曹聚仁后来把当年亲身经历的一切编写进《中国抗战画史》之中,给后人留下重要的史料。
“一寸河山一寸血”
壮士之名
“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的阵地,在租界的孤军营,到后来太平洋战争爆发,落到日寇手里,都一样挺着腰杆,展现出中华儿女的血性和铮铮铁骨,多次拿起石头和木棒,跟日军守卫干架。
由于“八百壮士”声名赫赫,连日本人也不敢轻易加害,在关河五十洲写的《一寸河山一寸血》一书中,这样写壮士们到了南京监狱的情况:
到了南京,说要挑大粪。
“八百壮士”大怒,什么,让我们干这个,你当我们是谁?
拿过挑粪的扁担,咔嚓一声,卸了一个日军守卫的胳膊。
这下,鬼子真的被弄毛了。
四周架起机枪,既然侍候不起,那就不如将你们全突突了。
代理团长说了句话,让日本人无言以对:我们不是俘虏,你们却把我们当成俘虏对待,请问该不该打?
怕了你们,日军将枪口放下,自此以后再也不敢将孤军集中关押。这在日军的俘虏营里几乎也是绝无仅有的奇闻逸事。
这就是团长谢晋元给他们指明的道路。
无论何时何地,“八百壮士”始终都没有撤出精神上的四行仓库,他们无愧壮士之名。
103.JPG
(感谢章渭源儿子章建民、唐柏年儿子唐志高、唐志朝提供珍贵图片资料等)
记者 陈丰 胡杰
编辑/编版 赵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