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壁矶头,月光如玉。一个身材佝偻的男子静静地伫立着,夜风卷起他身上的青衫和头上的丝丝华发。他就是黄州团练副使苏轼。
苏轼到黄州,是他人生乐章中的一段悲伤乐曲。1079年(元丰二年),到湖州任知州还不到三个月的苏轼,因为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宋太祖早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出狱后,苏轼被贬黄州,过着半犯人式的生活;生活又拮据,没有官俸可领,没有官舍可居。为了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就乘夜带酒来此游览。
苏轼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一望无际的汹涌江水,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不正像这滔滔长江,把一代代风流人物冲洗干净吗?苍山泣血,英雄如梦。
一提到英雄,苏轼自然想到了三国赤壁,想到了他钦慕的周瑜。登高西眺,只见高山耸立,惊涛拍岸,一个个巨浪同岩石相撞,浪花飞溅,蔚为壮观。据说这就是著名的赤壁古战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的假设终究与事实相反,幸运还是降临到周瑜头上。八百多年前的那一次大战,风流儒雅的周瑜从容不迫,指挥孙刘联军利用火攻,大败已统一北方的曹操,二十万精锐曹军几乎全军覆没。“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李白《咏赤壁》)此时的周瑜刚过而立之年,吴人皆称其为“周郎”。英俊潇洒的周郎先得绝色美人小乔,又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成为众人敬佩的杰出英雄,春风得意怎不叫人羡慕?
苏轼长叹了一口气:周瑜年轻有为、功业早成,是因为受吴主信任;而我年近半百却远离朝堂,此生怕永远也难以称雄当世了。唉!一个被管制之人空想这些干什么?来来来,江月啊,我们一起喝杯酒,管他什么英雄豪杰!人生如梦,人活在世上,应该开开心心才是!
滚滚长江水冲走了苏轼心中的英雄梦,却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词。 |
|